INO Nature Malaysia
Facebook : INO Nature Malaysia
Website : www.inonature.com.my
油棕产量一向来是种植人深感兴趣的事项。有关的影响因素计有气候、土壤、光照、养分、水份等。此外,种植材料也成为足以影响其产量的要项。为了提升产量,种植人从履行良好农耕作业方面开始,如施肥、防虫害、除草等以期增产,唯在种植材料方面,有时会为购买那家的种植材料为佳而踌躇。这番心理的产生也不足为奇,毕竟国内计有多家油棕种子生产商,各有千秋,之间的产量差异主要是来自各种植材料中不同的品系交配后所产生的品种。这些皆称为 DxP 的种植材料在众多种子生产商中显现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是什么、差别有多少,是本文所要表达的事项,从这里可了解差异范围,对它未来产量有个心底数。
到目前为止,其实各家油棕种子在各方面 (如产果、产油、植物性特征、生理参数等) 的表现已通过3轮次的比试而有定案了。它是早在1980年初由马来西亚棕油局 (MPOB) 和国内油棕种子生产商开会后所达到的一项议程,主要目的是要探讨国内各 DxP 种植材料的潜能,同时也借此机会试探 DxP 对比马来西亚标准 MS157:1997 (商业油棕种子规格) 的质量。首轮和次轮比试分别在 Hulu Paka 与 Lahad Datu 进行,成绩均在别处发表过。首轮参与商家计有 Golden Hope、Felda、HRU、UPB、Guthrie 及 Socfin。第二轮次除了 Socfin 没参比外,另加了 Sime Darby 及 DOA Sabah 为新加入比试行列的商家。
第3轮比试的成果
经过两轮次比试后,其结果免不了成为种植人选择种植材料的参数 (parameter)。有鉴于此,第3轮的参比商家名字是以代号区分,因此在这里亦只能看到它们之间的表现差异。在这第三轮次里提供总数52DxP种植品种做为比划的公司计有 Felda、Pamol、UPB、Sime Darby、DOA Sabah、AAR、IOI、MPOB 及 EPA,同时也包括了两个细胞组识 (clone) 品种。这项深具研究意义的项目是在3段不同地点进行,以获取能相互对照的成果。这3个地点、土质及采用的参数如表一所列:
在 UPB 地点进行的51个品种表现评估 (2000 – 2003)
• 平均产油量介于6.69 – 8.7吨/公顷/年。
• 最佳27.22%榨油率来自 P164 细胞组识品种,产油量达到10.50吨/公顷/年,鲜果串产量为223.20公斤/棵/年,相等于33吨/公顷/年。
• 平均鲜果串产量介于177.34 – 208.49公斤/棵/年,或26.25 – 30.86吨/公顷/年。
• 每果串平均重量介于6.33 – 9.09公斤。
• 平均果串数量介于21.70串 – 28.22串/棵/年。
• 平均鲜果串产量介于177.34公斤 – 208.49公斤/棵/年。
• 这段 UPB 的整体平均鲜果串产量是194.88公斤/棵/年,比于 Ulu Paka 第一轮地段的130.35公斤/棵/年及于 Lahad Datu 第二轮地段的139.64公斤/棵/年来得高,相信是此地段土壤肥力较佳的主因之一。
• 最高的产油量是9.35吨/公顷/年(来自代号103品系 (progeny),其鲜果串产量也不俗,达到202.74公斤/棵/年,榨油率26.65%,但真正最高鲜果串产量品系由代号816品系以216.36公斤/棵/年 (约32吨/公顷/年) 列首。
• 代号 P164 细胞组织品种以10.50吨/公顷/年、油/果串31.8% (榨油率27.19%) 及33.03吨/公顷/年鲜果串产量,表现超越所有 DxP 品系,成为最标青的品种。但另一细胞组识品种 (代号 P126) 的相关表现则较低了不少。
在 Felda 地点进行的43个品种表现评估 (1999 – 2003)
• 产油量介于5.85 – 7.62吨/公顷/年。
• 榨油率介于21.97% – 25.38%。
• 平均果串数量介于13.64 – 16.28串/棵/年。
• 平均果串重量介于11.92 – 12.72公斤/串。
• 鲜果串平均产量介于22.77 – 26.19吨/公顷/年。
• 细胞组织品种 P164 的平约鲜果串产量以233公斤/棵/年居冠,其果串数量也是最高者,达到19.85串/棵/年,但平均果串重量却是最低者,以11.74公斤/串列尾。
• 细胞组织品种 P162 则平均生产178.61公斤/棵/年的鲜果串,果串数量位于14.39串/棵/年,但每果串重量则较高,达12.41公斤/串。
• 代号105品系品种达到225.67公斤/棵/年的鲜果串产量,处43个比试品种中第二最高位,或相等于30.47吨/公顷/年,此外,这品种获得9.55吨/公顷/年产油量,榨油率26.80%双双高居榜首,比细胞组织 P162 之25.80%榨油率更高。
在 Pamol 地点进行的49个品种表现评估 (1999 – 2004)
• 平均产油量介于4.31 – 5.70吨/公顷/年。
• 平均鲜果串产量介于129.64 – 154.65公斤/棵/年,或18.55 – 22.13吨/公顷/年,细胞组织品种P164达到更高点,记录25.72吨/公顷/年。
• 平均果串数量介于14.02 – 18.84串/棵/年,细胞组织品种 P162 则生产25.85果串/棵/年,比平均16.10串/棵/年为高,但平均果串重量仅4.96公斤/串,比其他的果串重量轻了一半
• 平均果串重量介于8.19 – 10.45公斤/串。
• 平均榨油率介于18.34 – 22.36%。
• 细胞组织品种P162榨油率于20.13%,产油量是4.76吨/公顷/年及 P164 之22.11%及产油量6.43吨/公顷/年。
• 2002 – 2003年低雨量影响2004年鲜果串产量表现,此段地点8年 (1996 – 2003) 雨量偏低,平均1992.94mm/年。
• 叶干 (frond) 产量介于24.36 – 28.17片/年。
• 叶穗 (rachis) 的长度介于5.38m – 5.72m。
• 树长高率介于0.58 – 0.74m/年,最低者是属 Dumpy-AVROS 种植材料。
• 叶穗 (rachis) 的长度和鲜果串产量、平均果串重量、中果层/果实、油/果串、干物质产量、树高度等有正面关系。
结语
▶ 各种植材料所显示出的表现差异源自不同基因品种背景及地理环境的不同。
▶ 在三个种植地点,果串平均数量皆在第一及第二个收成年就达到最高点,随后数量就下降,但每果串平均重量却显着地增加了。
▶ 从比试中可观察到一些品系具有很高的产油量及榨油率,而鲜果串产量也有30多吨/公顷/年的潜力。
▶ 大体上的鲜果串重量属中等,每串约10来公斤。
▶ DxP 品种和细胞组织种植材料各有表现,但也从中看到细胞组织品种的产能实力。
▶ 种植地理环境对油棕产能会有显着影响。
資料來源:
Isa Z.A, Kushairi A, Chin C. W, Sharma M, Chia C. C, Rajanaidu N and Mohd Din A, ” Performance of Malaysia DxP – Third Round Evalu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05 National Seminar on Advances in Breeding and Clonal Technologies for Super Yielding Planting Materials, Editors Ahmad Kushairi, et al., MPOB, 2005.
PPP AGRICARE SDN BHD
Tel : +6 012 237 6790 & +6 012 720 3301
E-mail :pppagricar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