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沿海地油棕产量来自氮肥而非钾肥!

沿海地油棕产量来自氮肥而非钾肥!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INO Nature Malaysia
Tel : +60 11-6338 1933
Facebook : INO Nature Malaysia

Website : www.inonature.com.my

施肥乃油棕成长及提高生产力的要项。然而这情况也和土质有关。一些土质的原有地肥力较强而一些则较低,因此就产生施肥效果不一的情况出现。例如西马沿海地土质多由黏质性土壤组成,其地肥力比内陆地来得高。因此若沿海地与内陆地施放同样及同份量的肥料,那么生产力幅的提升自然不一样了。这又关系到油棕养分需求是否已获得满足。换言之,原有地肥力不弱之地,施肥效果就显得不明显。因此,施肥也要事先知道原土地的地肥力以免多施肥而形成浪费。

在另一方面,油棕生产力也跟种植密度有关。平常一公顷地都以136 – 148棵下种,高密度则每公顷下种超过160棵。Palat 等人 (2012) 曾报导每公顷下种180棵然后在第八年把33%的植株砍掉将能把累积果串产量最少提高15%。这种疏林作法至今仍今人津津问道,问题在于八年龄的树到時要斩掉是否会下不了手,但不斩却造成光照竞争太激烈使产量下跌!

不管怎样,一项高密度 (180棵/公顷) 种植试验曾在吡叻州的一座6年树龄油棕园进行。此地属沿海黏质土壤,也是原地肥力较佳的土地。试验目的是评估氮肥与钾肥在这样的高密度下必须采用的最理想份量。

试验各別以三种氮肥 (份量 (2、4、6公斤/棵/年) 及钾肥 (1、2及3公斤/棵/年) 进行。氮肥来源是硫酸铵,AS)而钾肥来源是氯化钾 (MOP)。除此之外,磷肥 (磷矿粉) 以例常2.30公斤/棵/年) 及硼以0.1公斤/棵/年施放。磷与硼的施放乃标准作业使作物正常地成长及生产,而且不是此试验的对象。全部的肥料皆施放在叶堆下。

 

试验成果

施肥进行5年后,氮肥地段的土壤酸碱值 (pH) 明显下降显示土壤已酸化,但钾肥地段却没有明显的影响。另一方面,氮肥施量的增加也使到阳离子交换能力下跌。五年累积下來,氮肥组别的土壤总氮含量提升了15%。

相反地,钾肥施放却明显地提高土壤可交换钾。还有,五年后,氮肥组别的土壤可交换钙和镁各別下跌222%及195%。这情况是发生在年施6公斤/棵的氮肥。钾肥组别也面对同样的情况,只是跌势不同。

植株的植物性成长都在双双肥料施放下提升包括树高、叶穗长度及叶炳面积。每棵每年施于4公斤的氮肥及2公斤的钾肥取得最佳植物性成长指数。

在叶子养分含量方面,施肥五年后,以每棵每年施放6公斤的氮肥取得最高2.55%的氮含量,但钾、镁及钙含量在氮肥与钾肥施放下并没受到明显的影响。

至于产量,三年收成数据显示氮肥组别的平均鲜果串产量明显提高,但平均果串数量与重量则没受到影响。钾肥组别的鲜果串产量、果串数量及重量就算施放量增加也没有获得提升,只是每棵每年施放1公斤钾肥的组别享有最佳产量但效果并不明显。

养分之间的交融性也常影响产量,故此在这试验里也探讨了此事项。三年累积产量并没显示氮与钾之间的交融性对产量有产生什么明显的效果。虽然如此,氮肥每棵每年施放6公斤及钾肥3公斤看到鲜果串产量达到34.63吨/公顷的效果。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Yi Nong (M) Sdn. Bhd.
No 102, Jalan Kampung Raja, 39010 Cameron Highlands, Pahang, Malaysia.
Tel: +605-4981333
Fax: +605-4983199
Email: yinong.sdn.bhd@hotmail.com

 

讨论

这项试验成果显示氮肥 (硫酸铵) 施放量一提升也就提高了叶子氮含量。对油棕这种属 C3 植物来说,这点是重要的,因为叶子氮含量乃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指标。Hikodaka 与 Terashima (1995) 曾报导,叶子氮含量一旦升高,那么碳素固定率也跟着提高。光合作用在这情况得以加强使到植物性成长的提升就相信由此而引起。此外,氮肥施放也明显提高了平均鲜果串数量使到产量增加。这一点与 Donough 等人的报导一致。

另一方面,氮肥施放使到土壤酸化,因为铵被硝化而释出了硝酸离子导致氢离子数量增加进而酸化了土壤。

钾肥在这试验里对产量并没什么明显的提升。Goh 等人 (1994) 曾报导,西马沿海的地肥力较佳故对施放钾肥不会有太大的产量反应,就算把施放量提高。油棕对钾肥有很大的需求,但原地的钾肥含量不缺导致施下的钾肥见效不大。每棵每年施放一公斤的钾肥后,土里可交换钾很快被消耗,达到53%,这就说明了油棕的確攝取了大量的钾肥。

最后说明,在这种属于雪兰莪系列土壤,原有地肥力相当充足,这就看到反而是氮肥对产量产生更大的反应。氮与钾之间在这试验中不见得有什么重要的交融性,这一点就与其他报导有些不一致了。之前的一些文献曾指出,钾肥有利于对強化氮酶活动并会提高氮的摄取量及增加产量 (Yagi 等人,2020;Hou 等人,2019)。然而这方面即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一厮情愿,毕竟不同土质、作物品种及气候也会影响成果。在这试验,土质被认为是引起不同见解的主因。沿海地原本有较佳的钾含量,故对钾施放就产生不到明显的产量反应,这点说明在这种地质上,施放高份量的钾肥就不符合经济效益。

 

结语

油棕在西马沿海地高密度种法下,氮肥对产量的提升作用反而比钾肥来得高。这不是因为钾肥对产量不重要,反之因为原地的钾含量已相当充足故而不需再施放高份量的钾。

 

资料来源:

Chang, Y. Y., et al., ‘Nitrogen and potassium fertiliser requirement optimisation for high-density planting in oil palm under coastal environment of peninsular Malay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2022 vol. 18(5):1937-1948.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Yi Nong (M) Sdn. Bhd.
No 102, Jalan Kampung Raja, 39010 Cameron Highlands, Pahang, Malaysia.
Tel: +605-4981333
Fax: +605-4983199
Email: yinong.sdn.bhd@hotmail.com

分享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