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Cosmos Industries Sdn. Bhd.
Tel : +607-2523788
Fax : +607-2512588
E-mail : sales_marketing@allcosmos.com
Website: www.allcosmos.com
录音简介
【技术风口】“养鱼不用换水?” —— 揭开Biofloc生物絮团的秘密
文|记者 张庭泽
在一个看似普通的水泥池塘边,站着年仅32岁的水产养殖户林志豪。他的池里没有清澈见底的水,反而是一片棕褐色、微带泡沫的 “泥汤”,乍看之下像极了污染现场。可就是在这看似 “脏兮兮” 的池水中,他每年能稳稳地收成8吨白对虾,比传统养殖模式多出近30%。
“别看它脏,其实这就是宝。”他笑着舀起一瓢池水。“这叫 Biofloc,生物絮团。”
什么是 Biofloc?
Biofloc,全名为 “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 BFT),是一种在有限水体中 “自我循环” 的养殖系统。它最适用于高密度、室内或受控环境下的水产养殖,例如白对虾、罗非鱼、青蛙、鲶鱼等品种。
与传统清水养殖不同,Biofloc 系统几乎不换水,靠着控制碳氮比,让水中 “废物” 变 “营养”,创造出一种微生物群落 —— “絮团”,同时解决了排污与饲料效率问题。
原理听起来玄,其实是 “养微生物养鱼”
整个技术的核心,是利用碳源控制氮循环。

Applied Agricultural Resources Sdn. Bhd.
Tel : 03-61517924/25/26/27/28
Fax : 03-61517081
E-mail: sales@aarsb.com.my
Website: www.aarsb.com.my
当鱼虾吃下饲料后,大量排出含氮的代谢物(如氨氮、亚硝酸盐),在传统养殖中,这些都是要被排出的 “毒素”。可在 Biofloc 中,这些废物反而是 “微生物的大餐”。
透过添加糖蜜、淀粉、玉米粉等碳源,系统会调整碳氮比,促使水中异养菌大量繁殖,它们将氨氮 “吃掉” 并转化为蛋白质微生物团块。这些絮团悬浮在水中,被鱼虾 “当零食吃”,营养丰富、天然无药残,还节省饲料费。
“可以理解为,我们是先养好一缸微生物,再用这缸‘活水’来养虾,水不换也不臭,鱼虾还健康。”林志豪解释。
为什么越来越受欢迎?
近年来,全球对环保、可持续水产的要求提高,Biofloc 刚好踩中几个关键痛点:
- 节水节地:单位面积产量高,不用每日大量换水,特别适合水源有限地区。
- 减少疾病传播:封闭系统可控性高,减少外源病原污染。
- 节省饲料成本:絮团可作为鱼虾 “活饲料”,提高饲料转换率。
- 环保友善:废物循环利用,排放极低,迎合绿色养殖趋势。
在印尼、印度、巴西等地,这项技术已被广泛推广。马来西亚、越南也逐步兴起,特别是在对虾、罗非鱼产业链中。
但也不是 “万灵丹”
Biofloc 虽然好,却也不是 “傻瓜系统”。它对管理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持续监控溶氧、pH、碳源投喂比例、菌种变化等指标。
“每天就像在照顾一个微型生态系统,一点点失衡,鱼虾可能全军覆没。”林志豪坦言,刚开始他也失败过几次,水发臭、虾不上料、甚至全池暴毙。直到参加数个线上课程、试验多轮调控,他才真正掌握这个系统的 “性格”。
小池塘,大未来
生物絮团技术正改变着传统养殖对 “山清水秀” 的依赖,也推动水产进入精准化、密集化、生态化的新纪元。正如林志豪所说:
“我用的是科学在养虾,不再靠天吃饭。”
在这个微生物跳舞的 “泥汤” 中,隐藏着的不只是技术突破,更是一种属于未来的养殖哲学。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