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榴莲品种之成长、抗病力与产果表现

榴莲品种之成长、抗病力与产果表现

  • Post category:文章 / 榴莲

34个榴莲嫁接品种曾于1992年在彭亨州 PPPTR 农业研究中心下种以探讨它们的成长、抗病力及生产力表现。从1993年至2003年,它每年的长势数据被收集以评估之間的分別。种植距离为12米 X 12米 X 12米以三角型方式进行。

在成长初期,这些品种都展現富活力的成长,每年取得约20%的树茎成長及树伞宽度至到下种7 – 11年后才逐渐缓慢至少于10%的增长。34个品种中有12个拥有最持续及最佳的成长率,包括D7、163、D160、D96、D172、115、D169、D111、Malaysian Champion、Nafas 3、Tok Deramat 及 D2。相对的,Katoi、D116、D24、159 及 D188 仅展現中等的长势,除了初期的蓬勃成長之外。

溃疡病与叶枯病被发现为榴莲两大病害,比虫害更致命。1998 – 2003年之间,病害机率被评估,有6个品种没有受到溃疡病侵袭而展現最佳的抗病力,它们是 D114、Batang Melaka、D100、163、Katoi 及 Nafas 3。在中等抗病力之中 (少于25%) 则有D98、189、123、D2、D7、D169、D160 及 PG15。抗病力最差并超达50%患病率的有 D115、Tok Deramat 及 Batu Kurau,但后两者却有良好对抗叶枯病的能力,唯D160、188、99、D2、D172等只有中等对抗叶枯病的表现,患病率介于33.3 – 50%。

就产果表现方面,从第3 – 4个收成年 (2000 – 2001年) 显示平均每棵树产果20 – 22粒并在随后第5 – 7个收成年 (2002 – 2004年) 增加到每棵平均33 – 46粒并在第8个收成年 (2005) 取得平均每棵77粒。在2002 – 2005年的评估中,D160、D172、188、D169、D24 及 Katoi 的果量最佳,皆超出平均数位。

这些品种展现不一的收成期,有的17 – 20天,有的21 – 29天甚至超过30天,而且掉果时间也有迟早之分。就果肉风味,D24、D96、188、D172、D160、Batang Melaka、D189 及 D159,深受评审接受为品质佳的品种。

 

资料来源:

T.K. Hoe and S. Palaniappan,”Performance of a Durian Germplasm Collection in a Peninsular Malaysian Fruit Orchard”, Felda Agricultural Services Sdn Bhd.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