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spro Resources Sdn. Bhd.
37, Jalan 5, Kaw. 16, Taman Intan, 41300 Klang,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 - 3343 1633
E-mail: imaspro@imaspro.com
Facebook : www.facebook.com/ImasproBoleh
Tiktok : www.tiktok.com/@imaspro_resources_sb
Website : www.imaspro.com
拉丁美洲(如哥伦比亚)的油棕病虫害与东南亚地区(如马来西亚、印尼)在种类、危害机制和防治方式上确实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 一、气候与生态差异导致病虫谱不同
| 地区 | 气候类型 | 主要生态差异 | 影响 |
| 东南亚 |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湿热 | 病虫害种类复杂、全年高压 | 多年演化形成相对稳定的共生或防治体系 |
| 拉丁美洲 | 热带-亚热带多样气候(如哥伦比亚有海拔差异大) | 棕榈为外来物种(非原生) | 面临“生态不匹配”或“新入侵”问题 |
✅ 二、主要病虫害的不同
🦠 1. 病害差异:
| 病害 | 哥伦比亚(拉美) | 东南亚 |
| Buddleja Top Necrosis(黄顶病) | 特有于哥伦比亚高海拔油棕区 | 极少发生 |
| Bud Rot (芽腐病) | Phytophthora palmivora 为主要病原,造成严重死亡 | 也存在,但多为 Erwinia spp.、或较温和 |
| Red Ring Disease(红环病) | 热带美洲特有,由线虫引发,关联棕榈象鼻虫 | 东南亚极罕见 |
| Basal Stem Rot(基部茎腐) | 不普遍 | Ganoderma boninense 是最重要病害,东南亚油棕“头号杀手” |
2. 虫害差异:
| 虫害 | 哥伦比亚(拉美) | 东南亚 |
| 棕榈象鼻虫(Rhynchophorus palmarum) | 主要传播红环病,严重 | 有象鼻虫,但不传播红环病 |
| 叶片钻蛀虫 / 鳞翅目害虫 | 如 Metamasius hemipterus | 存在,但为次要害虫 |
| 袋蛾 / 毛虫类害虫 | 局部严重 | Setora nitens、Mahasena corbetti 等为常见危害者 |
Behn Meyer AgriCare (M) Sdn. Bhd.
No.5, Jalan TP2, Taman Perindustrian Sime UEP, 47600 Suba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 03-8026 3333
Fax : 03-8026 3350
Website: www.behnmeyer.com
✅ 三、防治策略的差异
| 维度 | 哥伦比亚 | 东南亚 |
| 生物防治 | 推广使用寄生蜂(控制象鼻虫等) | 使用天敌昆虫控制毛虫类 |
| 抗病品种 | 开发适应美洲病害(特别是芽腐病)的品种如 OxG 杂交种 | 多为非洲油棕种(Elaeis guineensis),开发抗 Ganoderma 品种 |
| 栽培方式 | 采用较分散布局,防止病害扩散 | 高密度种植,易积累土传病害 |
✅ 四、小结:最关键差异
| 项目 | 拉丁美洲(哥伦比亚) | 东南亚 |
| 最严重病害 | 芽腐病(Phytophthora) / 红环病(由象鼻虫传播) | 基部茎腐病(Ganoderma) |
| 昆虫种类差异 | 以象鼻虫、钻蛀虫为主 | 毛虫、袋虫为主 |
| 防治重点 | 线虫传播病防控 + 抗病种选育 | 土传真菌防治 + 土壤健康管理 |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Applied Agricultural Resources Sdn. Bhd.
No. 11, Jalan Teknologi 3/6, Taman Sains Selangor 1, Kota Damansara, 4781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Malaysia Tel : 03-61517924/25/26/27/28
Fax : 03-61517081
E-mail: sales@aarsb.com.m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