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机器人站在地面,手握长杆电动镰刀,再通过视觉眼分辨树上成熟油棕果串即可动手采下而不必再依靠外劳,这方法可行吗?

机器人站在地面,手握长杆电动镰刀,再通过视觉眼分辨树上成熟油棕果串即可动手采下而不必再依靠外劳,这方法可行吗?


Twin Arrow Fertilizer Sdn. Bhd.
No. 36-1F, Jalan Setia Perdana BF U13/BF, Bandar Setia Alam, Seksyen U13, 40170 Shah Alam, Selangor, Malaysia.
Tel : +603 3359 7711 +6016 9815 169
E-mail : info@twinarrow.com.my
Website: www.twinarrow.com.my

这个方法是有可行性的,而且正逐渐成为现实,尤其在 “智慧农业” 和 “农业机器人” 领域里,已经有类似的技术正在研发或试点应用。不过要真正实现商业化替代外劳,还需要克服一些关键挑战。

以下是对该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一、技术可行性

1. 视觉识别:可行
使用视觉识别(尤其是结合AI的图像识别)来分辨油棕果串是否成熟,是可以实现的。已有研究显示,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可以较准确地识别油棕果的颜色、形态和成熟度。

2. 采摘装置:可行但需改进
“长杆电动镰刀” 是合理工具,但:

  • 要确保机械臂或人形手臂系统有足够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应对不同高度、角度的果串;
  • 电动部分要确保足够动力和续航,同时控制好力度,避免损伤果串或树体。

3. 机器人地面移动:具挑战但可解
油棕园地形多为泥泞、不平整的地面,这对机器人移动提出挑战:

  • 需要使用带有履带、越野轮或腿型结构的移动平台;
  • 需要搭载定位系统(如RTK-GPS + IMU)以便精准导航。

 


Applied Agricultural Resources Sdn. Bhd.
No. 11, Jalan Teknologi 3/6, Taman Sains Selangor 1, Kota Damansara, 4781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Malaysia
Tel : 03-61517924/25/26/27/28
Fax : 03-61517081
E-mail: sales@aarsb.com.my
Website: www.aarsb.com.my

二、经济与实际可行性

优点:

  • 减少对外劳依赖,解决人手不足问题;
  • 长期看降低人力成本;
  • 可实现数据采集与农业决策智能化。

挑战:

  • 初期设备成本高;
  • 系统复杂,需维护团队;
  • 仍需人工干预与监督(至少在初期)。

 

三、实际案例参考

  • 马来西亚已有机构研发油棕采摘机器人(如OPIE——Oil Palm Intelligent Equipment);
  • 新加坡、泰国、印尼等也有大学/农业科技公司投入类似方向。

 

结论

这设想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且趋势上是符合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但若要落地,还需分阶段推进,例如:

  • 第一阶段:机器人辅助识别 + 人工采摘;
  • 第二阶段:半自动采摘(机器人操作电动镰刀);
  • 第三阶段:全自动化机器人自主识别 + 导航 + 采摘。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FGV Agri Services Sdn Bhd
Level 9 West, Wisma FGV, Jalan Raja Laut, 5035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 : +603-2789 1000
Fax : +603-2789 0111
E-mail : fassbmarketing@fgvholdin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