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hn Meyer AgriCare (M) Sdn. Bhd.
No.5, Jalan TP2, Taman Perindustrian Sime UEP, 47600 Suba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 03-8026 3333
Fax : 03-8026 3350
Website: www.behnmeyer.com
在农业生产中,氮肥(Nitrogen Fertilizer)被誉为推动作物高产的关键力量。从稻米、小麦到玉米,几乎所有农作物的成长都离不开氮的供应。然而,科学研究也不断提醒我们,氮肥虽然重要,但 “多并不等于好”。过量施用不仅无法进一步提高产量,反而可能导致作物问题及环境危机。
为什么作物离不开氮?
氮是植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是构成氨基酸、蛋白质、酶和叶绿素的重要成分。没有足够的氮,作物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叶片会发黄、生长缓慢、产量下降。
在自然状态下,氮主要以大气氮(N₂)形式存在,植物无法直接利用。通过生物固氮(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或人工制造(如哈柏-波施法合成氨),氮才能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形式,如硝酸盐(NO₃⁻)或铵离子(NH₄⁺)。
氮肥促进作物生长的科学依据
- 增强光合作用能力:氮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施用适量氮肥可加速叶绿素合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 加快细胞分裂与伸长:氮素能促进细胞内核酸(DNA和RNA)合成,使植物生长速度加快。
- 促进蛋白质合成:充足的氮素让植物能够合成大量酶类与结构蛋白,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基础。
- 科学数据显示:
- 一项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氮肥的使用使全球粮食产量提高了近50%。
- 在水稻种植中,合理氮肥管理可使产量提高20~30%。
过量施用氮肥的代价
尽管氮肥有强大的增产效果,但当使用量超过作物的吸收能力时,问题也随之而来:
1. 作物本身的问题
- 倒伏风险增加:氮肥过量会促使植株徒长,组织柔软,遇风雨易倒伏。
- 品质下降:如蔬菜中硝酸盐积累过高,影响口感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 抑制根系发育:地上部过快生长会造成根系吸收能力不足,抗旱抗病力降低。
2. 环境的副作用
- 水体富营养化:多余氮素随雨水流入河湖,引发蓝绿藻暴发,水质恶化。
- 土壤酸化:长期过量施氮,特别是铵态氮,会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微生物生态。
- 温室气体排放:土壤中氮循环过程会释放一氧化二氮(N₂O),这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300倍。
- 数据参考:
-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指出,每年约有30~50%的氮肥流失未被作物利用,造成经济与生态双重损失。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估计,农业氮污染已成为全球淡水污染的主因之一。
如何科学使用氮肥?
为了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守护环境,农业专家提倡 “精准施肥” 与 “生态农业” 理念:
1. 平衡施肥:
根据作物种类、土壤肥力和生长期分阶段施用,不盲目追求“多”。

Imaspro Resources Sdn. Bhd.
37, Jalan 5, Kaw. 16, Taman Intan, 41300 Klang,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 - 3343 1633
E-mail: imaspro@imaspro.com
Facebook : www.facebook.com/ImasproBoleh
Tiktok : www.tiktok.com/@imaspro_resources_sb
Website : www.imaspro.com
2. 使用缓释氮肥或控释肥料:
这些新型肥料能缓慢释放氮素,减少流失,提高利用率。
3. 与有机肥搭配使用:
有机质可提高土壤缓冲力、促进氮素吸收,减少污染。
4. 种植固氮作物:
轮作豆科植物等,可减少氮肥依赖,改善土壤健康。
结语
氮肥是现代农业的伟大发明之一,它帮助人类摆脱了饥荒,却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用得其所,既养活作物,也养护环境,是农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民、科研机构与政策制定者都必须携手合作,走向一个既丰收又绿色的农业时代。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Fertitrade (M) Sdn Bhd
M-3-3, Blok M, Encorp Strand Garden Office, No. 12, Jalan PJU 5/1, Kota Damansara, 4781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Malaysia. Tel: 03-7666 8899 Fax: 03-7666 8891
E-mail : enq@fertitrade.c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