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O Nature Malaysia
Facebook : INO Nature Malaysia
Website : www.inonature.com.my
自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享誉国际后,榴莲行业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领域。无论是医生、律师,还是退休人士,越来越多非农业领域的人士怀揣致富梦想,投入榴莲种植行业,期望从这一蓬勃发展的领域中分得一杯羹。然而,正如俗话所说:“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成果。”
榴莲种植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专业与细心的管理。除草、施肥、喷洒农药、修剪枝叶等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对于有其他正职或业务的投资人而言,这些工作几乎无法兼顾。因此,榴莲园管理服务行业应运而生,为无法亲自打理果园的投资者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
“榴莲园管理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而是一种责任。” 来自吉打州的陈长泉说道。他目前在森美兰州的知知港、彭亨州的劳勿及加叻等地管理着约300亩超过十多段的榴莲园。他凭藉多年的经验和对榴莲行业的热爱,成为了当地备受信赖的榴莲园管理人。
作为一名专业的榴莲园管理人,陈长泉谦虚地强调,榴莲园的成功不仅依赖于资金投入,更需要管理经验和对细节的关注。他和团队定期对榴莲园对榴莲树的成长情况、土壤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确保榴莲树良好生长,同时严格执行病虫害防治措施,确保果实的品质。
根据每段果园特性定制不同管理方案
“我们不仅要帮助园主维护果园,还要帮助他们实现更高的产量和品质。” 陈长泉透露,他会根据每块果园的地形、气候及土壤特性,定制不同的管理方案,力求让每一颗榴莲都达到优质标准。
陈长泉的服务不仅限于果园管理,还涵盖从种植到收成的全流程,包括榴莲的收集和售出,因此,他和团队是为园主提供一站式服务。他表示,这样的服务模式不仅减轻了投资者的负担,也让他们能更专注于自身的事业或生活。
陈长泉坦言,有些投资者将果园交给他管理后,甚至一年内都未曾到过园地一次。彼此之间的合作基础,仅凭一个“信”字。根据管理协议,他会每月详细列出园地的各项开销清单,例如农药、肥料、工人工资等费用,并交由投资者按月支付。而他个人的主要收入,则来自果园收成总值的若干巴仙。
“果园的产量越高,我的收入也越丰厚。” 陈长泉说道。这种利益捆绑的模式促使他更加用心管理果园。他进一步引入奖励制度,将部分收益分红给团队成员,以此激励团队全力以赴地照料果园。
“只有团队尽心尽力,果园的收成才能更上一层楼。” 陈长泉补充道。他深信,通过这种激励机制,不仅可以确保果园的高产出,还能让团队成员与他共享成功的果实,真正实现双赢局面。
陈长泉透露,虽然他从未在社交媒体上宣传自己的果园管理服务,但通过原有投资者的口碑相传,他目前管理的榴莲园已经达到13至14段之多。近期,他更接手了彭亨州都赖地区的一段榴莲园,园内种植着上千棵树龄超过十年的榴莲树。
谈到森美兰知知港的果园时,陈长泉特别提到,这里的地势较高,气候温和,非常适合榴莲生长,所产的榴莲品质尤为出色,经常能品尝到浓郁果香。“知知港的果园品种丰富,几乎每种榴莲都能找到,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猫山王。” 他补充道,这里的许多榴莲米树树龄超过十年,其中一些经过嫁接后的 “米树”,其果实品质更为优越,深受市场青睐。
成功攻克黑头病守护榴莲树
谈到榴莲园管理中的挑战,陈长泉坦言,如今榴莲树患病的几率显著上升,尤其是黑头病的蔓延令人担忧。“以前一段榴莲园可能只有几棵树感染黑头病,但如今已增加到十多棵。这或许与最近气候变化有关,高温又潮湿的环境为黑头病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根据资料,黑头病由一种名为Phytophthora的真菌引起,会导致多种植物病害,包括榴莲树。其病害通常与土壤过于潮湿或排水不良有关,为真菌繁殖提供了理想环境。榴莲树感染黑头病的症状包括叶片发黄、枯萎,树干出现溃疡,甚至根部腐烂。严重情况下,果实产量会大幅下降,甚至导致整棵树死亡。
陈长泉表示,此前治疗黑头病的常用方法是将感染部位的树皮刨掉,再涂药治疗。这种方法虽然偶尔奏效,但也伴随着许多问题。刨掉树皮会导致树干暴露,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大风一旦袭来,树干可能因裂开而折断。此外,如果感染区域已环绕整棵树一圈,这种治疗方式基本无效,因为剥掉整圈树皮会切断水分和养分的输送,导致树木迅速死亡。
以精准切割与药剂组合治疗黑头病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陈长泉与团队经过反复观察和尝试,研发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他们发现,感染黑头病的树干如果经过治疗后, 黑水从裂缝流出并流干,这样的树木便能较快康复。基于这一发现,他决定摒弃刨皮的方法,采用更温和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陈长泉解释说,他们会用巴冷刀将患病部位清理干净之后,垂直砍下深两寸的刀痕,每隔两寸再砍下一刀,形成一系列刀痕后,在整个感染部位涂抹由菌药和虫药混合而成的药水。这种方法显著提高了治愈率,即使是较严重的病例也有良好的效果。
大方分享治疗黑头病配方与使用技巧
Twin Arrow Fertilizer Sdn. Bhd.
Tel : +603 3359 7711 +6016 9815 169
E-mail : info@twinarrow.com.my
Website: www.twinarrow.com.my
对于这套治疗方案的关键配方,陈长泉毫不吝啬地分享:“我们使用的药剂来自Advansia, 比例是200毫升菌粉加100毫升水,再加入60毫升虫药,混合均匀后涂抹在刀痕处。”他特别强调,菌药必须搭配虫药使用,因为黑头病不仅与真菌有关,还与蛀心虫密切相关。虫药可以杀死蛀心虫,防止其向其他健康部位扩散。
使用药剂后,陈长泉建议在两周内观察病情。如果症状尚未完全消失,可再涂抹一次。根据他的经验,这种方法基本可以让感染黑头病的树木经过1-2次治疗后痊愈。
“让榴莲行业发展得更好,受益的将不仅是我一个人,而是所有从业者。”陈长泉说道。他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帮助更多果园管理者应对挑战,提升榴莲的品质与产量,推动马来西亚榴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小心保护榴莲树的红色幼根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榴莲园管理者,陈长泉在施肥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坦言,施肥看似简单,却是决定榴莲树健康和果实质量的关键环节。他细致入微的管理方式,为榴莲种植者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陈长泉解释,施肥的最佳位置是叶尾滴水部位起往后退约10尺的范围內。“每棵树施肥的量在1.5公斤到2公斤之间,具体根据树的大小而定。”他说,施肥的分量必须精准掌控。如果施肥过多,会导致土壤过于咸化,从而损害榴莲树的红色幼根。
“红色幼根是榴莲树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管道,”他补充道,“一旦红色幼根受损,树木的营养吸收将大打折扣,直接影响未来的产量和果实质量。”
定时施肥非常重要因为树木会有“期待”
陈长泉强调,施肥的工作需要定时定量,就像树木的生命节奏。树也是有生命的,如果你每隔30天施肥一次,它们到了30天时会“期待”下一次施肥。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施肥,它们会“失望”。
他指出,一些农友在榴莲开花期间选择停止施肥,担心会导致掉花。然而,他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论是否是花期,施肥都应该定时进行。”
在榴莲开花初期,陈长泉会喷洒钙硼,帮助花管更加健康、花朵更茁壮。“接下来,我会喷洒微量元素,为花期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最后使用红马牌 10-18-24的肥料进行施肥,以确保果实能顺利成长, 对我这里的土质而言, 这配方的效果確良好 。”
在园丘管理方面,陈长泉始终坚持不用农药除草,而是通过割草的方式来维护土壤健康。他认为,割草不仅能有效控制杂草,还能保护土壤的生态平衡,对树木生长更加有利。
资金与时间是种植榴莲的两大成功基石
对于许多人来说,榴莲种植业充满了潜力,但陈长泉坦言,这是一条需要耐心和资金的长跑之路。他以自身多年的经验,深入解析了进军榴莲种植业的关键要素,并揭示了行业背后的甜美回报。
“要想成功进军榴莲种植业,最重要的就是资金和时间,”陈长泉说道。他指出,从种植到榴莲树真正进入高产期,通常需要长达11年的时间。虽然榴莲树在种下后的第4年可能会开始结果,但这个阶段的果实品质往往不稳定,还有就是果形弯曲、果粒细小,且产量较低。
因此,他建议投资者在进入榴莲种植行业之前,必须准备充足的资金支持至少10至11年的持续投入。“只有度过了这段时间,才能迎来丰收的美好回报。”
陈长泉指出,当榴莲树种植到第11年后,就会进入所谓的“高产期”。这一阶段的榴莲果实不仅品质卓越,而且产量可观。“根据我的计算,如果果园中的榴莲树已达11年树龄,每5亩的年收入可高达50万至60万令吉。”
他进一步解释,尽管每年的运营和管理开销约为12万令吉,但净收益仍然非常可观,园主每年可以获得38万至48万令吉的利润。这不仅体现了榴莲种植的巨大潜力,也让人们看到了“先苦后甜”的真实写照。
他另指出成本开销实例,即开发5亩榴莲地, 7年总开销要大约100万令吉, 不包括开芭及建围篱等費用。
榴莲种植业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需要投资者拥有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耐心。“这是一个需要先经历漫长考验的行业,但坚持下来的园主,最终都能收获甜美的果实。”陈长泉如是总结。
注: 为了工作上的方便, 陈先生与友人在知知港刚成立了东明农业五金店,为农友供应肥料、农药及农用器具服务,欢迎交流 : 013-980 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