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自制堆肥箱养蚯蚓,不必追垃圾车倒厨余!饲养密技大公开,赖亦德盼解决农废问题

自制堆肥箱养蚯蚓,不必追垃圾车倒厨余!饲养密技大公开,赖亦德盼解决农废问题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Yi Nong (M) Sdn. Bhd.
No 102, Jalan Kampung Raja, 39010 Cameron Highlands, Pahang, Malaysia.
Tel: +605-4981333
Fax: +605-4983199
Email: yinong.sdn.bhd@hotmail.com

不想每天追着垃圾车丢弃果皮、菜渣,却又担心厨房发臭吗?蚯蚓或许可以帮得上忙。 「堆肥蚯蚓」可以快速处理生厨余,还能帮忙消化畜牧场的动物粪便,过程中不会散发异味。产出的蚯蚓堆肥还能让农民使用,稳固土壤结构与有机质含量,维持作物生长良好。

不过什么是堆肥蚯蚓?自制蚯蚓堆肥箱要注意什么?赖亦德博士曾出版《台湾蚯蚓蛭类图鉴》,是国内蚯蚓养殖与应用专家,近日发表新书《超详解蚯蚓堆肥制作与利用》,进一步分享利用堆肥蚯蚓的秘诀,让大家都可成为饲养蚯蚓的能手。

 

快速、无臭味,蚯蚓堆肥成为养土良方

「蚯蚓堆肥」,不是把蚯蚓当成堆肥,而是指蚯蚓参与并且扮演重要角色的堆肥过程。赖亦德解释,传统以微生物分解的堆肥方式,厨余等有机废弃物最快需 1.5 至 2 个月才能完成酦酵、腐熟,且分解产生的代谢物时常发散出异味,让人敬而远之。

不过蚯蚓在有机废弃物间翻搅、进食的堆肥制造法,约25 天就可产出,过程不须频繁翻动,也不会发热、发臭,不必担心堆肥箱出现臭味,自制蚯蚓堆肥箱,就可以省去清除厨余的麻烦。畜牧场业者利用蚯蚓消化动物粪便,可以减少粪便产生恶臭。

农民在耕作期间经常加入肥料或改良土壤资材,维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以提升作物产量,蚯蚓堆肥正好也有这样的功能。赖亦德说明,蚯蚓堆肥富含多种有机质,多孔隙结构透气并保水,可以稳定土壤性质与有机质比例、改善土壤微生物相,应用在家庭园艺与农地种植都很合适。

蚯蚓习性大不同,选对蚯蚓才能制作堆肥

台湾已知约有 120 种蚯蚓,但并非所有蚯蚓都可以快速解决有机废弃物。赖亦德解释,只有主食是植物残体或有机废弃物、栖息于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废弃物中、容易高密度饲养与照顾,才会应用在蚯蚓堆肥生产中,而被称为「堆肥蚯蚓」。

全球目前仅约 10 种堆肥蚯蚓,台湾则有欧洲红蚯蚓、非洲夜蚯蚓与印度蓝蚯蚓三种,它们的外观与习性皆不相同。赖亦德说明,欧洲红蚯蚓较耐低温,温吞而不易躁动;体型较大的非洲夜蚯蚓夜间移动性强,常常「弃工逃逸」;至于印度蓝蚯蚓行动最敏捷,是「好动宝宝」,常出没在畜牧场的动物粪便中。

赖亦德表示,台湾蚯蚓种类甚多,但过去台湾蚯蚓研究者并未特别关注台湾蚯蚓是否具备堆肥蚯蚓的特质。不过,随着研究资料不断累积,台湾研究人员也可望发掘更多种、甚至是台湾本土种的堆肥蚯蚓。他同时提醒,台湾常见的三种堆肥蚯蚓习性略有不同,民众尽量避免混养,也不得任意弃置堆肥蚯蚓,让蚯蚓变成入侵种,冲击台湾野外环境。

自制蚯蚓堆肥箱不难:正确蚯蚓、充足基质

想购买堆肥蚯蚓?赖亦德表示,钓具店、水族馆的「红蚯蚓」即为堆肥蚯蚓,大家也可从交流、贩售堆肥蚯蚓的网路卖场选购。

自制蚯蚓堆肥箱时,须提供基质让蚯蚓栖息、躲藏,并防止有机废弃物腐败。相对无机土壤或培养土,赖亦德推荐大家购买成分较单纯的椰纤土或泥炭土,充分润洗后挤干基质多余水分使用。民众亦可撕碎瓦楞纸,沾湿之后作为基质,不过须确实清除残留的油墨与黏胶。

不过要如何估算堆肥箱的体积与内容物比例?赖亦德说明,大家可从家中每天的平均生厨余体积推算,选择容量为生厨余 20 倍以上的箱子,并装填生厨余体积 7 至 10 倍的基质。他也建议尽量制作较大的堆肥箱,以容纳较多基质与蚯蚓,消化有机废弃物的效率也较快。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Hextar Fert Sdn. Bhd.
No. 64, Jalan Bayu Laut 4/KS09, Kota Bayuemas, 41200 Klang,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

Website: www.hextar.com

 

防止蚯蚓「逃家」,防虫防晒控温都要顾

堆肥箱环境不佳,堆肥蚯蚓可能「离家出走」,环境湿度相当重要。堆肥蚯蚓习惯环境相对湿度超过 80%,但堆肥箱内水分不易排除,基质逐渐压实、缺氧,蚯蚓仍会尝试脱逃。赖亦德表示,用手紧握基质时不易挤出水,且避免频繁浇水、不须封盖堆肥箱,较能维持蚯蚓安定。

大家若担心堆肥箱滋生蚊虫,赖亦德建议用透气纱巾绑在箱子开口,就能兼顾防虫、透气,并防止蚯蚓逃脱。他也补充,堆肥蚯蚓喜欢的温度约 20℃ 至 25℃,须避免阳光直射,通风的室内或半户外环境为宜。

果皮菜渣 Yes,动物性生厨余 No

多数植物性生厨余都可被堆肥蚯蚓消化,包含果菜外皮与蒂头、果实囊肉、茶叶渣或香草渣,都是蚯蚓的「佳肴」。若家中剩下白饭、白面条,因为原料单纯,亦可适量给予堆肥蚯蚓消化。

赖亦德提醒,过量投放粗纤维含量高(如芒果籽)的生厨余,蚯蚓消化速度较慢;含水、含糖量高的生厨余(如西瓜皮、凤梨皮),则经常造成生厨余发酸、发臭。另外,蚯蚓不喜环境中的氮含量过高,黄豆渣等植物渣粕须谨慎投入。蚯蚓也几乎不取食蛋壳、鱼刺等动物性生厨余,应尽量避免。

从堆肥看见蚯蚓价值,期许大众与蚯蚓做朋友

赖亦德自幼喜欢两生、爬虫动物与昆虫,在台湾大学就读动物学系(后来与植物学系合并为生命科学系)时接触水蛭,一脚踏入环节动物的世界里,2015 年于生命科学系陈俊宏教授的研究室接下同为环节动物的「蚯蚓保种计画」,搜罗与保种台湾的各种蚯蚓。要研究蚯蚓,就要养好蚯蚓,赖亦德也走出实验室,与台湾数位蚯蚓养殖业者交流,更加认识堆肥蚯蚓。

赖亦德发现,1970 年代台湾曾有过蚯蚓养殖热潮,但在民众生产大量蚯蚓却无人收购后迅速衰退。不过蚯蚓养殖的难度与成本皆低,不仅可生产蚓粪作为肥料,虫体也能当作鱼饵与活饲料,需求稳定。赖亦德分享,南投、台南等地区,数十年来仍有业者养殖堆肥蚯蚓,近年也有新血投入堆肥蚯蚓产业。

不过赖亦德与蚯蚓业者交流时,深感产学间对蚯蚓的认知断层,他举例,光是蚯蚓名称,欧洲红蚯蚓就有「红蚯蚓」、「太平2 号」、「埃及红」等令人混淆的称呼,「蚯蚓的基础学识与研究,没有深入民间」。他开始发表养殖蚯蚓的文章、自办养殖蚯蚓鉴定工作坊,并撰写《台湾常见蚯蚓蛭类图鉴》,拉近大家与蚯蚓的距离。

在最新出版的《超详解蚯蚓堆肥制作与利用》中,赖亦德用更轻松、实用的内容为读者「释疑」,希望引发大家自制蚯蚓堆肥的兴趣,把蚯蚓带入日常生活。他同时认为,民众在饲养堆肥蚯蚓时,有可能更关注厨余与有机废弃物处理的议题,将促进台湾应用堆肥蚯蚓在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减轻农民处理负担,也扩大蚯蚓产业市场,「希望堆肥蚯蚓产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来源 :

上下游, 15/5/2023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Hextar Fert Sdn. Bhd.
No. 64, Jalan Bayu Laut 4/KS09, Kota Bayuemas, 41200 Klang,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

Website: www.hex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