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从电子工程师变身科技养鱼人- Ryan陈丰裕【MCO转型故事】

从电子工程师变身科技养鱼人- Ryan陈丰裕【MCO转型故事】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Simple Farm Sdn Bhd
Tel : 011-10709708 / 012-7699702
E-mail : mrbanana@simple-farm.com

Website: www.mrbanana.com.my

很难想象,一位电子工程师是怎样走进务农的,这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当年在海外任职电子工程事业时,他曾是数千人团队的领导。后来,他选择从商并在中国创办过连锁咖啡厅,经营国际五金、药材以及冷冻食材的贸易公司、玛卡种植等等。

从高薪厚职的工作到从商,然后走入务农(种植业、水产养殖业),这职场转变还真的是迥然不同 。记得在一次偶然的谈话中,他曾说过:

“水产养殖业可不是一份人人要做的工作,卷起衣袖和裤管去看鱼、养鱼、抓鱼,试问当下哪个年轻人想要做?” 一天下来,全身湿答答而且也一身鱼味,看着鱼只一天天健康长大,Ryan 心是满足快乐的。

这一篇跟大家分享的这一位 NOOTToday 职场人物专访系列《MCO转型故事》主人翁, 大家可以叫他 Dr.Fish—— 科技养鱼人 Ryan 陈丰裕 。

2017年,他将内循环室内养殖系统引进马来西亚,从25岁就在中国发展的Ryan也返回大马,开始当一名科技养鱼人。

不能只靠天吃饭 为了未来还有鱼学会养鱼

为什么偏偏选择养鱼?他的初心,让人有所启发。

在经营药材贸易时,其实也包括了海味,过程中因面对到供不应求的问题,因此产生了从事人工养殖的念头。

“随着过度捕捞的问题,导致海洋系统生态退化日愈严重,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已经成为了迫切的课题,” 语气中尽是担忧,他直言若捕捞速度没有改善,未来10至20年演变成没有鱼的窘境,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要解决海产匮乏甚至濒临绝种的隐忧,人工和科技养殖是其中一个方案。”

当下,Ryan 跟股东决定投入养殖业,并且饲养全世界需求量最高的鱼种之一 :红非洲鱼,也叫金凤鱼,又叫尼罗红火罗非鱼。

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专程向中国取经内循环室内养殖系统 Recirculating Agriculture System (RAS)。

养殖场位于太平甘文丁

“水产人工养殖场主要分为户外和室内,淡水和咸水鱼。户外淡水鱼人工养殖包括有河上、水坝进行吊网养殖,或在矿湖养殖,而室内养殖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室内空间进行养殖,” Ryan 分享。

“其实很多人对于室内养殖有很大的误区,以为说在室内放个大塑胶桶还是箱子,把鱼养在里面就是室内养殖。其实,不完全如此,内循环室内养殖系统 (RAS) 是一个完善的养殖系统,是一个技术含量更高的养殖法,也是目前最高科技的室内养殖系统。

室内系统养殖和传统养殖最大不同是:

1、室内可以控制外来动物病源,确保无污染源
2、水源处理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养殖场排放的废水会经过净化后再排出,因此不会对大自然造成破坏

说到室内养殖养鱼,Ryan 可说是一本专业的百科全书,而且是最新版本,称他为 Dr.Fish  真的当之无愧。

吃好鱼首先要养好鱼 无公害鱼肉嫩高蛋白

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做到最专业。目前,他们是马来西亚拥有最新养殖科技的室内水产养殖场,专门养殖无公害淡水鱼。

一直以来,只都知道蔬菜水果有有机和无公害种植,经过 Ryan 分享,才知道原来水产养殖也有有机和无公害养殖。

“无公害鱼其实跟有机 (Organic) 的安全等级是相同的,甚至更高。无公害鱼必须符合严格条件,其中包括了:

• 水质无污染物:包括无农药、无重金属、无病菌、无病毒,无任何感染源。
• 不使用农作废物饲养:如粪便、动物内脏等等,以避免影响鱼肉质量,和残留抗生素、病菌、病毒,和危害身体健康的有害物质。
• 无使用抗生素:若长期食用过量含抗生素食物,将导致人体的菌群失衡,严重影响健康。
• 严格遵守生物安全(Bio-Security)指南饲养:养殖场必须隔绝外界任何含有带菌或病毒的动物,甚至养殖场职员或访客进入养殖场前,都必须进行消毒。

“我们把鱼只吃进肚子,鱼平常吃什么,其实也等于我们吃进肚子的是什么,” 饲养鱼只的食物,是由益生菌、酵素和肽等成分混合而成,有助提高鱼只的品质与免疫力。

如果说他们家的鱼只吃得比人还好,一点都不为过。

“也是为什么,大家对我们所养殖的鱼只评价很高。肉质细嫩弹性好,而且层次分明,吃起来不会有像市场上售卖的非洲鱼,有重泥味和腥味。” 从室内养殖场现捞现送,新鲜直送到消费者手上,价格相对的也实惠。

“一般上,水产养殖业的收入就是来自养鱼,卖鱼。 鱼养好后批给中间商再到市场和餐厅,最后到消费者吃到,也会有中间商收鱼再转交到加工厂做加工。”

MCO期间无公害鱼送到家 几吨鱼只线上全卖光

随着3月18日MCO 行管令一声令下,全国各行各业都面临限制,Ryan的水产养殖事业也面临局限,鱼只无法正常出货。因此,加速了他们将室内水产养殖事业线上化。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宣传,MCO期间他们推出无公害鱼送到家服务,几吨的无公害红非洲鱼,短短时间售罄,销售额是最好的说明。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Yi Nong (M) Sdn. Bhd.
No 102, Jalan Kampung Raja, 39010 Cameron Highlands, Pahang, Malaysia.
Tel: +605-4981333
Fax: +605-4983199
Email: yinong.sdn.bhd@hotmail.com

“这仿佛给我们打了一支强心针,也推进了公司成为科技室内水产养殖公司的速度。”

MCO 期间,Ryan 和金马伦菜园主,合力给60户贫困家庭捐出无公害鱼与蔬菜。

卖你好鱼不如教你养鱼 室内养殖前景一片光明

Ryan 不只是养鱼、卖鱼,他在做的还包括了教学,那就是通过课程教你怎么用内循环室内养殖系统 (RAS) 养鱼,投入现代科技化的水产养殖业。

会开始室内水产养殖业的教学,主要是Ryan与伙伴们看到此行业在未来的需求,然而国内对于室内养殖的科技非常浅薄,相关参考严重匮乏。 基本上都是民间经营、实践和开发。

“估计全国大大小小的室内养殖公司,都不超过十家,” Ryan 指出。

因此,由当初养鱼卖鱼,他们开始办室内养殖系统教学,让真正想要投入水产养殖业的人可以通过学习从中了解和投资。由他们所引进的内循环室内养殖系统(RAS) ,是课程中的核心教学。

“在 MCO 之前,我们已经成功开办了《室内养殖RAS课程》,但是由于后来的行管令,而启发了我们开办线上课程的计划。”

在 MCO 期间,Ryan 也积极地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有关室内水产养殖的资讯与相关知识。通过内容分享的方式,让大家可以进一步了解室内水产养殖的趋势与重要性。

Ryan 分享,未来一到两年的经济状况走势都不得而知,因此将室内水产养殖业教学转去线上课程分享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课程初始主要是理论上的技术分享,在线上进行互动教学都不成问题,甚至提供工具进行远端实践教学都是可实现的。”

与此同时,也将提供服务给有兴趣投入室内养殖,或养殖场建设的相关咨询与顾问服务。

当问及Ryan对于公司未来的计划与发展时,他和伙伴们早已有所规划。

“除了线上课程教学和专业咨询服务,我们也计划销售过去由公司所研发出来的水产养殖补助品,和水源材料给养殖户。”

其中也包括了饲养观赏鱼的普通家庭和办公室,为他们提供免费指导和所需设备。

“一般上水族馆没有办法专业地告诉消费者如何把鱼养好,我们可以完善这缺口,解决消费者的问题。”

最叫人期待的是,为了适应疫情后整个市场的新常态,Ryan 计划推出一个鱼菜共生系统,以解决大家减少外出采购鲜货的新消费习惯。

“以前我们从事的是传统农业,养了鱼就卖鱼,现在卖的是专业技术、知识、设备和服务。”
转型,其实并不代表转行,只是换了个型态去经营原有的行业,或让原有的行业以全新面貌的展现,赋予了新的价值。

学习小强的顽强 先生存下来再说其他

“现在这个市场寒冬情况,大家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型企业或许可凭借自身资源与实力,捱过寒冬期。若是一个可进可退的中小企公司,我个人建议是将规模缩小,以先生存下来的措施为关键,而转型也是其中一个方法。”

Ryan 用打不死的小强精神作为比喻,“真的的小强(蟑螂)其实它们早在恐龙时代已经存在,至今已有万年历史。恐龙都已经灭绝了,但是小强则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大自然法则必有它的原理所在,即使套用在商企生态也毫无违和感。

“在疫情发生之前,大家一致认为公司规模要大、门面要大要有势,才能接大单,做大生意。疫情发生后,即使再贵的名车也只能停泊在家,再大间的办公室,结果也变得空荡无人,大家都居家办公也能完成工作。”

常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不再拘泥与旧有的营业行商模式,求新求变才是当下的生存之道。

将传统水产养殖业转型为科技现代化的操作与营运,解决市场需求同时放眼未来趋势,身为一名专业的科技养鱼人,希望Ryan的水产养殖业转型故事,能够为你们带来一些启发。

更多详情可浏览:

Dr.Fish 脸书专页 或 Youtube频道

 

来源 :

Noot Today, 2020年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Behn Meyer AgriCare (M) Sdn. Bhd.
No.5, Jalan TP2, Taman Perindustrian Sime UEP, 47600 Suba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 03-8026 3333
Fax : 03-8026 3350

Website: www.behnmeyer.com

分享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