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xtar Fert Sdn. Bhd.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
Website: www.hextar.com
种椰的年代又到来了。近年来这趋势崛起,把纯正 (第一代) 交配种马达椰苗 (Matag) 的需求与价格推向高峯。如今一棵马达椰秧要价RM60,比油棕秧苗贵了5 – 6倍,而且货源难求;农友逐而转向第二代马达椰秧,除了价格较为便宜之外,最重要的是这种椰秧货源充足,至于树成龄后的产量据知不很理想,农业部也不鼓励农友采用这种椰秧下种。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具有潜能的椰种都在农友的尋索中。菲律宾矮椰种 – Tacunan 相信可在这机缘下受到欢迎成为继马达椰之后最有种植潜能的椰种。
2018年,大马国内小园主领域总共有78,800公顷的椰子种植面积,由西马48,141公顷及东马30,386公顷组成,而西马园丘领域也种了5,062公顷,总数椰子生产共83,862公顷。这样的种植面积大约和榴莲种植面积略同。在更早的時候,椰子种植面积比现在大上一倍,但由于当时椰子价格低微导致椰农生计大受影响而纷纷翻种其他作物例如油棕。如今情况已大为好转,农友回转种植椰子当可理解。
目前许多椰园依旧以高种椰 (Malayan Tall) 为主,园艺菅理也乏善可陈,产量自然落在平均之下。年青一代的农友想法较为急进,因此偏向进取种植产量高的矮种椰,固交配种如马达 (Matag) 及马娃 (Mawa) 就成为他们的首选。马达椰一年每公顷可生产32,000粒椰子,椰子体积中等及易于销售。但是第一代马达椰苗的生产商非常少,据知只有联合园丘有限公司 (United Plantation Bhd)、Nalfin、柔佛及吡叻州农业局有进行,导致供不应求而价格大起。2016年,大马主要从印尼进口市值1亿3千万令吉的椰子以供內需,但由于本地椰子产量有限,价格就不比进口椰便宜,商家也乐于采用,国家外汇损失自然就无可避免了。
第一代交配种马达椰秧的生产过程很耗资及耗時,首先要建立母株园及能提供花粉的雄株园。这些园地最好能与外界的椰园隔开若千公里以免造成杂交情况出现。椰树成龄若干年后才可进行严谨的人工授粉,之后再等椰子成熟采下并育成秧苗直到可出售的年龄,总共要好久的時間才能成事。有鉴于此,农业部有必要开拓非交配种的椰秧,这样才可免切农友漫长的等待期。非交配种不须人工花粉交配,只须把成熟椰子采摘下來育成秧苗即可,因此可量产來满足椰秧需求。这类非交配种的椰秧非矮种椰莫属了,因为他们多为纯合子树而且可自交,早熟,果粒体积中等及高产特性。Tacunan 矮种青就是这样的那种,也是当中最受欢迎的这个品种之一。
Tacunan 青椰被归纳为矮种乃因为其长高势缓慢,这特点非常符合农友的需求。在他的原产地 (菲律宾),Tacunan 椰子展现良好的特质,例如早开花,椰子体积比一般矮种椰子大,有重量,平均每棵每年生产100粒椰子,若以6.5米 x 6.5米距离下种,每公顷每年可收获27,200粒椰子。
在菲律宾,Tacunan椰子已在1980年被纳入该国的商业种植材料,成为推动业重要发展的椰种之一。联合园丘有限公司在他们的育苗过程中也曾采用这个椰种。Bagan Datuk 是椰子重镇,MARDI (马来西亚农业研究与发展学院) 就在该地区设立了椰子研究中心。在2016年,MARDI 进行了 Tacunan 首年收成及椰子品质的评估以鉴定它是否真的适合在大马落地生根。
材料与方法
在2016年,MARDI Bagan Datuk 种了30棵 Tacunan 椰树,当中有10棵却被犀角甲虫摧毁,最后剩下20棵來继续研究。种植距离是6.5米 x 6.5米。这些椰树靠天然降雨而生长,而且首年每棵平分施放4轮次共1公斤的氮磷钾肥,第2年2公斤及第3年起3公斤。2018年,大多数的椰树开始开花,第1次收成数据在2019年4月开始收集,每两个月一次,椰子收集以转成棕色的椰皮來鉴定,此外果串数量数据也同時收集起來。
至于椰子品质的鉴定则首先将采下的成熟椰子置放一旁2个星期以取得最佳的成熟度。20粒正常的椰子被选出来进行以下评估:
(a)果粒重量;(b)果皮重量;(c)外壳重量;(d)椰水重量及 (e)果肉重量。
结果与讨论
1. 平均每棵每轮的收成有两串果,第一轮与第4轮收成量最少,第7轮最多。
2. 平均每棵每轮的果粒量为11粒,第一轮产最少只得6粒而第7轮则最多达到24粒。
All Cosmos Industries Sdn. Bhd.
Tel : +607-2523788
Fax : +607-2512588
E-mail : sales_marketing@allcosmos.com
Website: www.allcosmos.com
3. 第6轮与第7轮每果串产最多椰子,分别6与7粒,換言之每棵每果串能生产最低4粒果。第1轮的收成最少,每串只有一粒果。
4. 6轮次的总果串产量为每棵11.3串,这与马来亚青矮椰每年每棵11.81串的产量大约相同。但 Arulandoo 等人(2003年)报导过每棵 Tacunan 年产17串椰的事实,即3年平均年产15.9果串。
5. 研究试验显示这次 Tacunan 椰每棵平均年产67.2粒果,联合园有限公司的数据则年产100粒果,菲律宾椰子局的收成数据94粒果,而西非洲的科特迪瓦只年产30-50粒果/棵而显示地情、气候及农艺管理对产量皆有明显的影响。
6. 椰子果积隨着時间而膨大,因此首轮平均取得最低1,137克/粒,从第2、第3及第4轮分别取得1,591.6克/粒、1,566.3克/粒及1,358.6克/粒,去皮后果粒平均重量1,027.7克,相等于最轻的565克及最重1,574克,也即显示首轮平均每粒仅889.1克,之后就开始膨大。至于果皮平均重量383.2克,即最高712克及最低204克。
7. 果壳平均重量222.8克/粒,第1轮(207.8克)与第4轮(202.7克)最低,相对第2轮及第3轮分别243.2克及234.1克/粒。
8. 椰水量对发芽率有重要影响,平均每粒都有371.1克的椰水,最高取得884克及最低121克/粒。同样地,首轮收成的椰水量(291.7克)比之后的來得低。
9. 果肉决定了椰浆及椰油产量,Tacunan 椰平均取得433.7克的果肉重量,即最低260克及最高665克/粒。
结论
这次的研究试验显示 Tacunan 椰子平均果重在于1,411克/粒,比其他矮种椰明显的高,例如马来亚黃矮椰只有732.7克/粒,马来亚红矮椰1,040.4克/粒、Niu Leka 矮椰1,118.1克及马来亚青矮椰963.9克/粒。去皮后果粒也有1,027克/粒的重量,比马来亚青矮椰635克及马来亚红矮椰489.4克/粒高了许多。
Tacunan 椰果肉平均重量(433.7克)甚至可媲比 Kamandala 高种椰451.2克椰肉重量。一般上,矮种的果肉重量都是低于高种椰。在 MARDI Bagan Datuk,Sivepragasam 等人(2009)报导中显示 Tacunan 果肉重量和马达椰种的果肉重量(432.0克/粒)平分秋色。
马来亚的矮种椰,例如马来亚黄矮椰红矮椰及青矮椰,这些都是早产及高产品种,但弱点就在于果粒小而无法取得良好市价。反观 Tacunan 椰同样是矮种,同時也早产及高产,还能自交,而且果粒较大及较重。Tacunan 椰的优点之一就是它非交配椰种,因此易于量产椰秧,价格就比交配种椰便宜许多。虽然这次的 Tacunan 研究试验只收集首年收成椰子用途广,商机亮丽。
数据,但已看到这种椰种能做为马来西亚椰子种植材料的亮丽潜能。虽然如此,MARDI 还必须收集椰子产量平稳后的数据,然后评估才能正式公布它是否能成为商业化的种植材料。
资料来源:
Sentoor Kumeran Govindasamy and Muhammad Azwan B. Azmi, “Evaluation of First Year Yield and Fruit Composition of Tacunan Coconut Variety in MARDI Bagan Datu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Plantation, Vol. 10 (Sept),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