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win Arrow Fertilizer Sdn. Bhd.
No. 36-1F, Jalan Setia Perdana BF U13/BF, Bandar Setia Alam, Seksyen U13, 40170 Shah Alam, Selangor, Malaysia. Tel : +603 3359 7711 +6016 9815 169
E-mail : info@twinarrow.com.my
Website: www.twinarrow.com.my
水稻在整个生育期中可以采用NPK液肥和叶面肥为主的施肥方式,但完全不依赖地面颗粒肥(即传统底肥或追肥颗粒肥),在实践中需要满足几个前提条件和注意事项,否则容易出现营养不均衡、生育期障碍或减产。
以下是详细分析:
✅ 可行性分析:可以,但需满足条件
1. ✅ 土壤保肥性好或采用水培/无土栽培/精控系统
如果是设施农业、精准灌溉系统(如水肥一体化)、或养液栽培,这种全液肥/叶面肥方式更容易成功。
如果是普通田地,尤其是黏土或瘠薄土壤,全靠液肥可能会因养分流失快或土壤缓释不足而导致营养断层。
2. ✅ 液肥施用频率足够、配方合理
液肥要按分期供应不同营养成分(NPK比例应阶段化调整):
- 分蘖期:高氮中磷低钾
- 拔节孕穗期:中氮高磷高钾
- 灌浆期:低氮高钾
液肥需小量多次施用(通常7~10天一次),否则容易出现营养供应断档。
3. ✅ 叶面肥只是辅助,不能替代主肥
叶面肥吸收效率高,但供量小,只适合补充微量元素或在关键期(如拔节期、灌浆期)进行强化补充。
不能完全代替根系吸收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
⚠️ 风险与限制
项目 | 风险 |
养分供应 | 全液肥若施用不到位,容易导致氮磷钾供应失衡 |
成本 | 液肥 + 叶面肥方式一般成本略高于传统颗粒肥 |
施肥效率 | 对灌溉系统或机械化要求较高,人工操作容易遗漏或施肥不均 |
土壤培肥 | 颗粒肥(尤其是有机颗粒肥)对土壤结构和微生物更友好,全液肥缺乏改善土壤的能力 |
✅ 可行方案建议(推荐组合模式)
✅ 推荐施肥模式:颗粒肥为底肥,液肥 + 叶面肥为追肥主力
生育期 | 肥料类型 | 说明 |
插秧前 | 基肥(少量颗粒NPK或有机肥) | 稳定供氮磷,改善土壤 |
分蘖期 | 液态NPK为主 + 微量叶面肥 | 促进分蘖,视田间长势可多次追施 |
拔节孕穗期 | 液态NPK为主(提高磷钾)+ 硼、锌等叶面肥 | 提高结实率,防倒伏 |
灌浆期 | 低氮高钾液肥 + 钾镁叶面肥 | 增加千粒重,促进灌浆饱满 |
✅ 总结
可以使用全程液肥 + 叶面肥模式种植水稻,但更适用于以下场景:
- 精准灌溉系统(水肥一体化)
- 高标准农田或设施农业
- 高附加值稻米项目(如绿色、有机)
若是传统大田,建议以少量底肥颗粒肥为基础,结合液肥/叶面肥调控追肥,更稳妥。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Imaspro Resources Sdn. Bhd.
37, Jalan 5, Kaw. 16, Taman Intan, 41300 Klang,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 - 3343 1633
E-mail: imaspro@imaspro.com
Facebook : www.facebook.com/ImasproBoleh
Tiktok : www.tiktok.com/@imaspro_resources_sb
Website : www.imas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