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从土壤及地情角度上,应如何避免翻种的油棕感染灵芝病?

从土壤及地情角度上,应如何避免翻种的油棕感染灵芝病?


All Cosmos Industries Sdn. Bhd.
PLO 650, Jalan Keluli 7, Pasir Gudang Industrial Estate, 81700 Pasir Gudang, Johor, Malaysia.
Tel : +607-2523788
Fax : +607-2512588
E-mail : sales_marketing@allcosmos.com

Website: www.allcosmos.com

灵芝病(Ganoderma boninense)是马来西亚及印尼油棕园翻种过程中最具破坏性的根基病害之一,一旦发生,几乎无法彻底治愈,导致植株提前死亡与产量严重下降。由于病原菌主要通过土壤与木质残体存活与传播,翻种阶段的土壤与地情管理成为预防的关键窗口期。

一、了解病害在土壤中的生态特性

  • 病原菌耐久性强:Ganoderma 可在土壤中依附枯死油棕根系、残木及腐殖质存活多年(一般 5–10 年)。
  • 传播路径:主要通过根系接触及土壤直接侵染,也可借助水流、土壤搬运、农具污染扩散。
  • 高危土壤环境
    • 粘重排水不良土(积水促进真菌孢子萌发)
    • 有机残留量高但未充分腐化的旧油棕根区
    • pH 偏酸且有机质结构差的地块

二、地情与排水布局的先决条件

  • 水文与地形调查
    • 在翻种前应绘制微地形图,标注低洼、积水点与地下水位高区。
    • 对于地下水位 < 60 cm 的区域,需优先进行暗沟排水或高畦种植。
  • 排水系统优化
    • 翻种期间重修或加宽主沟、副沟,确保雨季能在 24–48 小时内排干。
    • 沟底建议铺设透水层(如砂砾)以减少长期湿涝。
    • 在易涝区(易淹水)采用高垄(≥50 cm)+宽沟(≥1 m)模式,隔绝根系长时间浸水。
  • 防止水流传播病原
    • 在主沟出口处设置沉沙池,减少 Ganoderma 菌丝与木屑随水流进入新地块。
    • 分区排水,避免旧病区的排水直接流入新种区。

 


Applied Agricultural Resources Sdn. Bhd.
No. 11, Jalan Teknologi 3/6, Taman Sains Selangor 1, Kota Damansara, 4781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Malaysia
Tel : 03-61517924/25/26/27/28
Fax : 03-61517081
E-mail: sales@aarsb.com.my

Website: www.aarsb.com.my

 

三、翻种土壤管理的关键措施

  • 彻底清除根系残体
    • 翻种前使用机械挖根机(stump removal)深至 1.5–2.0 米,最大限度减少旧根残留。
    • 对无法机械清除的深根区,可采用定点化学处理(如三氯异氰尿酸,注意法规与环保)。
  • 土壤日晒与干扰
    • 翻地暴晒 2–3 个月,让紫外线和高温降低病原菌活性。
    • 在此期间定期翻动土壤,加速有机残体分解。
  • 有机质与pH调节
    • 施入充分腐熟的堆肥或生物炭,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 目标 pH 调整至 5.5–6.0,可通过石灰(CaCO₃)或白云石粉改良,降低 Ganoderma 适生性。
  • 生物防治介入
    • 在翻种间歇期撒施 Trichoderma spp.Gliocladium spp. 等拮抗真菌。
    • 选择可在土壤长期存活的本地菌株,并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四、翻种后的防护布局

  • 健康区与旧病区隔离
    • 在旧病区与新植区之间留出缓冲带(≥3 米),可种植抗性作物(如蕉类、菠萝、木豆)。
    • 避免跨区机械作业,或严格清洗农具与机械轮胎。
  • 混作与轮作缓冲
    • 对 Ganoderma 严重地块,可先轮作 2–3 年抗性作物(木薯、蕉类、绿肥作物 Mucuna bracteata),削弱病原菌密度后再种油棕。
  • 早期监测与移除
    • 翻种后前 5 年为高风险期,应定期检查叶片下垂、基部开裂等早期症状。
    • 一旦发现感染植株,立即连根挖除并进行深埋或焚毁处理,防止根际接触传播。

五、总结与实施要点

阶段核心措施目的
翻种前调查地形测绘、土壤分析找出积水区与高危病源区
根系清除机械挖根、化学处理最大限度移除病原宿主
土壤改良日晒、翻土、施有机肥、调pH降低病原活性,改善微生态
生物防治施拮抗真菌抑制Ganoderma土壤繁殖
排水隔离高垄、沟渠、沉沙池减少水流与根际传播
翻种后管理缓冲带、混作、早期监测持续降低再感染风险

结论

灵芝病在油棕翻种后的防控关键,不仅在于选良种或施药,更在于翻种前的土壤与地情改造。只有通过 “根源清除 + 土壤改良 + 排水隔离 + 生物防治” 的综合策略,才能最大限度延长油棕园的健康高产期,降低翻种后的损失风险。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Applied Agricultural Resources Sdn. Bhd.
No. 11, Jalan Teknologi 3/6, Taman Sains Selangor 1, Kota Damansara, 4781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Malaysia
Tel : 03-61517924/25/26/27/28
Fax : 03-61517081
E-mail: sales@aarsb.com.my

Website: www.aarsb.c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