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在养殖虾类時,越來越多养殖户采用哪一种“零换水”环保技术?

在养殖虾类時,越來越多养殖户采用哪一种“零换水”环保技术?


Twin Arrow Fertilizer Sdn. Bhd.
No. 36-1F, Jalan Setia Perdana BF U13/BF, Bandar Setia Alam, Seksyen U13, 40170 Shah Alam, Selangor, Malaysia.
Tel : +603 3359 7711 +6016 9815 169
E-mail : info@twinarrow.com.my
Website: www.twinarrow.com.my

录音简介

 

零换水革命:虾农的 “活水池” 藏着生态养殖的未来

在马来西亚霹雳州靠海的一处小渔村,烈日高悬之下,46岁的养虾户林伟忠正蹲在池边,手里握着一根测水仪,不时查看水质。他的虾池不像传统养殖场那样每日换水排水,水面平静如镜,水质却清澈见底。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一年几乎不排水也不补水,却养出了高产又健康的白虾。

“这是我们现在用的零换水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 BFT。”林伟忠自豪地说,“不用每天担心水源污染,也不怕病菌随水而来。”

生物絮团:让水自己净化自己

所谓 “零换水”,并不是完全不管理水质,而是通过控制碳氮比,利用微生物群落将虾池中的废物转化为养分与活饵。林伟忠拿起一瓶褐色的水样晃了晃:“你看这些漂浮物,就是 ‘絮团’ ——它们是好菌、残饵、有机质的混合体,虾会吃它们,就像吃补品一样。”

这些微生物絮团能够持续分解虾只排泄物与剩余饲料,减少氨氮累积,不仅降低了水质恶化的风险,还能让虾获得额外的蛋白质营养。这意味着 —— 虾长得更快、存活率更高、抗病力也更强。

一场来自水下的 “环保革命”

马来西亚每年白虾出口数万吨,但传统高密度养殖对水源依赖极大,换水频繁、污染外排、病害频发,一直是行业隐忧。近年来,气候变迁和成本上升让虾农不得不寻找更可持续的办法。

“早几年我也受过教训,”林伟忠回忆起过去,“2019年连续三轮病害,一池池虾死得我心都凉了。后来有人介绍我试 Biofloc,刚开始也半信半疑。”


Fertitrade (M) Sdn Bhd
M-3-3, Blok M, Encorp Strand Garden Office, No. 12, Jalan PJU 5/1, Kota Damansara, 4781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Malaysia.
Tel: 03-7666 8899 Fax: 03-7666 8891
E-mail : enq@fertitrade.com.my
Website: www.agromate.com.my/Fertitrade-M-Sdn-Bhd/

转型的第一年,他减少了80%的换水量,第二年开始实现完全零换水,至今虾病发生率下降了六成,每公斤虾的成本下降了15%。更重要的是,他的虾可以贴上 “环保养殖” 的标签,销往新加坡与香港,价格比一般虾贵了30%。

不只是技术,更是生态系统

Biofloc 并非 “神药”,它需要精准管理:氧气、碳源、水流、pH值、菌相平衡,缺一不可。林伟忠笑说:“它就像一座 ‘活水生态系统’,得天天照料,就像照顾一座小型雨林。”

如今,他还在虾池边搭建了太阳能微控站,用数据监测系统追踪水质变化,随时调整饲料与菌种投放比例。夜晚,他偶尔打开水下摄像头,看见虾群在 “絮团云” 中缓缓游动,如同在天然海洋中觅食。

小结:虾池里的未来图景

马来西亚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采用 Biofloc 系统的虾农增长了近40%,主要集中在霹雳、柔佛与沙巴一带。政府也开始提供补助鼓励环保型养殖场转型,打造出口级的“绿色水产”。

林伟忠望着满池活泼的白虾说:“虾是活的,水也是活的。只要你懂它、顺着它的性子来,它就会给你惊喜。”

这一池不起眼的棕色水,不仅养出丰收,也养出一套可持续与环保并重的新水产逻辑。虾池,不只是生意,更是生态的缩影。

林伟忠笑着说:“别怕水有颜色,那是虾最喜欢的颜色。”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Behn Meyer AgriCare (M) Sdn. Bhd.
No.5, Jalan TP2, Taman Perindustrian Sime UEP, 47600 Suba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 03-8026 3333
Fax : 03-8026 3350
Website: www.behnmey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