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现代农友对果树如榴莲、番石榴及芒果等的整型(修枝)、长势一致性及合理种植密度更为关注,他们深知,果产应优先品质,产量其次,以卖个好价?

现代农友对果树如榴莲、番石榴及芒果等的整型(修枝)、长势一致性及合理种植密度更为关注,他们深知,果产应优先品质,产量其次,以卖个好价?


Hextar Fert Sdn. Bhd.
No. 64, Jalan Bayu Laut 4/KS09, Kota Bayuemas, 41200 Klang,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
Website: www.hextar.com

从枝头修到市场:向观念正确的大马果农致敬

在马来西亚温暖丰饶的土地上,果树年年花开果熟,榴莲、番石榴与芒果等高值水果,不只是大自然的馈赠,更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农民的汗水。然而,在新时代农业浪潮中,一批新生代与转型中的资深果农,正在悄悄改变这片土地的命运。他们不再迷信 “大树结果多” 的传统观念,不再盲目追求亩产,而是执着于树型整洁、长势一致、品质优先。他们明白,“种得多,不如种得巧;产得高,不如卖得好”。

今天,我们要为这些观念正确、勇于革新的马来西亚果农,鼓掌致敬。

从剪枝开始的革命:果树也要 “形象管理”

“以前,榴莲树越大越好,枝叶满天飞,以为树大就多果。结果年年等天收,修枝舍不得,品质也参差不齐。”居住在柔佛哥打丁宜的榴莲种植者林先生坦言,早年他一度陷入“野放种植”的误区。直到他参加了一场由农业局举办的修枝讲座,彻底改变了看法。

现在的林先生,每年定期为榴莲树 “整型修容”。他把主枝控制在三层之内,剪除内膛、交叉、病弱枝,确保阳光能打到每一片叶子。“光照均匀、通风良好,病害自然少了,果型也更漂亮。”他说,精修过的榴莲树看起来更像 “果园里的战士”,整齐、强健、有序。

这种 “修枝就是投资” 的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果农接受。不只是榴莲,番石榴也从 “放养型” 变为 “盆景型”。在霹雳的番石榴果园里,你会看到树高不过胸口,行列整齐得如花圃。“剪枝后方便套袋、防虫、采收,果形标准统一,出口商才愿意开高价。”一位出口商直言不讳地说。

不再求多,而是求齐:一致性才有议价力

走进雪兰莪沙白安南一处芒果园,宽阔整洁的种植行让人眼前一亮。每棵芒果树都如军队列阵般整齐划一,长势一致,果型饱满。“我们现在强调的是 ‘整齐收成’,不是‘杂乱爆果’。”园主王太说。

现代果农越来越重视长势的一致性,这种看似 “吹毛求疵” 的做法,其实反映的是对市场规律的深刻理解。消费者买水果,尤其是出口市场,最在意的就是规格统一、等级清晰。而果实一致性差,会严重拖低整体批次的价格。

在此背景下,合理的种植密度、统一的整型修剪、水肥精准控制,成为果园管理的 “铁三角”。很多果农不惜花钱请农艺顾问,用传感器与数据来监控树体营养、预测果实大小。他们明白,只有一棵棵树 “步调一致”,整片果园才能有议价力。

密度不再越多越好:宁要精兵,不要乌合之众

过去很多果园讲求 “密密麻麻”,认为单位面积多种几棵树,就多几分收成。但现代果农懂得,果树之间争光、争水、争肥,最终受害的是果实的品质与树势的健康。


Twin Arrow Fertilizer Sdn. Bhd.
No. 36-1F, Jalan Setia Perdana BF U13/BF, Bandar Setia Alam, Seksyen U13, 40170 Shah Alam, Selangor, Malaysia.
Tel : +603 3359 7711 +6016 9815 169
E-mail : info@twinarrow.com.my
Website: www.twinarrow.com.my

在登嘉楼某试验园区,一位芒果种植顾问就以数据实测显示:密度从每英亩120棵减少到80棵后,单棵产量虽然只升了15%,但果实平均糖度提高了30%,出口率从50%提升至85%,整体利润反而翻倍。

而在榴莲业者中,种植密度调整到合理度已逐渐成主流。“我们不靠一棵树爆果赚钱,我们靠整片果园稳产赚钱。”这句话,如今在农友群体中广为流传。

品质优先,价胜产量:从 “量产” 到 “精品”

在彭亨劳勿,一位种猫山王的年轻农夫将自己的果园打造成 “类酒庄管理”。每棵树编号、每批果检测糖度含量。他说:“不是所有猫山王都值RM80一公斤,要看内在品质。”他主动与批发商谈分级售卖 —— 好果溢价售,次果折价走,拉高整体形象。

而在芒果与番石榴领域,也出现了 “品牌果园”、“精品袋装” 的趋势。果农们自建冷链、包装、品牌,宁可年产量少些,也要做到稳定供货、高价销售。

这种由 “追求产量” 向 “追求溢价” 的转变,反映了农友们真正理解了市场逻辑。他们开始不再单看“亩产几吨”,而是精算“净赚几千”。他们不再 “靠天吃饭”,而是靠 “科学管理与市场嗅觉吃饭”。

果园观念的更新,是农业未来的希望

我们应该看见,这些观念正确、脚踏实地的大马农友,正是本地农业进化的典范。他们打破旧有迷思,接纳科学管理,不再唯产量至上,而是深知品质才是通往利润与长久生存的钥匙。他们每一次修枝、每一次疏果、每一次控产,都是在对抗短视、拥抱未来。

他们是默默耕耘的实践者,也是值得尊敬的农业改革先锋。也许他们不曾上电视,不上社交媒体“晒果”,但他们种出的水果,却在国际市场上打响 “Malaysia Premium” 的金字招牌。

今天,我们向他们致敬。向那些把果园当事业来经营、把水果当品牌来打造的现代农友们致敬。你们,才是马来西亚水果王国真正的根基与希望。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Behn Meyer AgriCare (M) Sdn. Bhd.
No.5, Jalan TP2, Taman Perindustrian Sime UEP, 47600 Suba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 03-8026 3333
Fax : 03-8026 3350
Website: www.behnmey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