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坦桑尼亚和安哥拉的油棕(Elaeis guineensis)虽然不像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商业品种那样高产,但却具备一些非常重要的 “野生遗传特质”,正是这些特质引起了大马棕油局(MPOB)的兴趣,并逐步被纳入基因改良与育种计划中。以下是这些油棕特质及其被大马棕油局重视的原因:
一、非洲油棕的关键特质
1. 抗逆性强(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 耐旱、耐贫瘠土壤:非洲某些地区干旱或土地瘠薄,油棕仍能存活并结果,这表明其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
- 适应性广:野生种群分布范围广,能适应多种土壤和微气候环境,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宝贵基因资源。
2. 病虫害抗性(Biotic Stress Tolerance)
- 在非洲,油棕自然生长数百年,对某些真菌病(如 Ganoderma 灵芝病)和害虫有天然抗性。
- 特别是在安哥拉和刚果等地发现的野生种中,某些表型表现出较强的抗 Ganoderma 基因潜力。
3. 遗传多样性高(High Genetic Diversity)
- 与马来西亚和印尼广泛种植的 “Tenera” 商用品种相比,非洲野生种保留了较多原始遗传信息。
- 这是种质资源库的重要基础,有助于长期的育种工作,如提升油质、株形、果串大小等性状。
4. 矮化和生长习性差异
- 在坦桑尼亚某些地区,存在自然生长的较 “矮化型” 油棕,可能为开发矮株高产型提供材料,有助于机械采收和减低人工成本。

Hextar Fert Sdn. Bhd.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
Website: www.hextar.com
二、大马为何重视非洲油棕基因?
1. 应对气候变化
- 马来西亚油棕主产区面临温度升高、干季延长等挑战,现有品种缺乏足够抗旱能力。
- 引入非洲品种中的抗逆基因,可打造更韧性强的油棕品系。
2. 对抗Ganoderma灵芝病
- 马来西亚油棕园约有10-20%地块因 Ganoderma 病害被迫重种,而目前尚无完全抗性的商业品种。
- 野生非洲品种成为抗病育种的新希望,MPOB 正在研究将其抗性基因导入现有 Tenera 系统中。
3. 拓展遗传基础,防止种源瓶颈
- 目前商用品种的遗传背景较单一,存在 “近亲繁殖” 和遗传退化的风险。
- 引入非洲种质资源,尤其是未被广泛开发的安哥拉种群,可增强油棕产业的遗传多样性与长期稳定性。
4. 发展高价值特种油棕
- 如油酸/油酸比值优化、可食用高抗氧化油种、矮型观赏棕等,部分构想正基于非洲品种的特性设想未来产品差异化路径。
三、大马的行动与国际合作
- MPOB 与非洲国家科研单位合作,包括进行种质采集、基因测序与田间试种。
- 设立试验站点引种并观察其在马来西亚热带环境下的表现。
- 目标是将有利基因导入 Tenera 系统,而非直接商业化种植野生种。
✅ 总结
特质 | 非洲油棕 | 大马育种关注点 |
抗旱 | ✅ 很强 | ✅ 应对干旱气候 |
抗病 | ✅ 尤其Ganoderma | ✅ 重要研发方向 |
矮化性 | ✅ 部分种群 | ✅ 有助于机械化 |
油质优化潜能 | ⚠️ 未广泛研究 | ✅ 有潜力 |
遗传多样性 | ✅ 极高 | ✅ 拓宽育种基础 |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Applied Agricultural Resources Sdn. Bhd.
Tel : 03-61517924/25/26/27/28
Fax : 03-61517081
E-mail: sales@aarsb.c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