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印尼政府近期将接近40万公顷没遵守条例的非法油棕园充公并归入国有公司Agrinas Palma Nusantara里。232间公司包括大马一些首要种植公司皆遭殃。印尼这种作法是否过激或合理?

印尼政府近期将接近40万公顷没遵守条例的非法油棕园充公并归入国有公司Agrinas Palma Nusantara里。232间公司包括大马一些首要种植公司皆遭殃。印尼这种作法是否过激或合理?


Applied Agricultural Resources Sdn. Bhd.
No. 11, Jalan Teknologi 3/6, Taman Sains Selangor 1, Kota Damansara, 4781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Malaysia
Tel : 03-61517924/25/26/27/28
Fax : 03-61517081
E-mail: sales@aarsb.com.my

Website: www.aarsb.com.my

印尼政府充公40万公顷非法油棕园:合法主权行为还是政治经济博弈?

印尼政府近期大动作宣布,将全面接管全国范围内约40万公顷被鉴定为“非法占用林地”的油棕园,并将其收归旗下国有农业公司 Agrinas Palma Nusantara 管理。此次行动涉及 232间公司,其中包括多家大马与新加坡上市种植巨头,如 森那美种植(Sime Darby Plantation吉隆坡甲洞(KLK)及IOI集团旗下在印尼的子公司,引发区域性农业投资圈与马来西亚政商界的广泛关注。

【背景:全国林地审核行动】

本次收归国有的行动,是印尼政府自2020年起推行 “林地用途清理计划(Penyelesaian Penguasaan Tanah dalam Kawasan Hutan” 的延续。根据印尼环境与林业部声明,全国范围内早年发放的大量油棕种植权证,在执行过程中与林地边界存在冲突,部分企业未能及时完成合法化程序或违反环保法规。

印尼前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曾亲自签署命令,授权环境部与国家土地局清查与整顿涉及林地滥用的农业企业。他强调:“国家主权不容妥协,资源分配必须合规。”

据印尼当局资料,这些被接管的地块将转入新成立的国有公司 Agrinas Palma Nusantara 管辖,用以 “加强国家对战略资源的掌控,并提升国内农产加值链的主导权”。

【争议焦点:合法性与投资保障】

尽管此举得到印尼环保组织及部分民间团体支持,认为此举有助于打击非法砍伐、恢复森林生态系统,但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印尼本土企业界的反应则较为谨慎甚至质疑其 “法律程序是否严谨”。

马来西亚种植业联合会(MPOA)在本周发出联合声明,表示 “关切企业在印尼多年合法营运与巨额投资的稳定性”,并呼吁印尼政府 “必须确保遵守投资保障协定与双边合作精神”。

一位不愿具名的马来西亚油棕企业高层向本社表示:“我们确实知悉印尼部分地区林地边界不清,早在2010年后我们已在努力补办和更新土地使用许可。若政府以此为由全盘接管,等同一刀切剥夺合法经营者的资产。”


Twin Arrow Fertilizer Sdn. Bhd.
No. 36-1F, Jalan Setia Perdana BF U13/BF, Bandar Setia Alam, Seksyen U13, 40170 Shah Alam, Selangor, Malaysia.
Tel : +603 3359 7711 +6016 9815 169
E-mail : info@twinarrow.com.my

Website: www.twinarrow.com.my

印尼法律界也有不同声音。印尼宪法学者 Prof. Bambang Widodo 指出:“若有确切证据证明企业未依法申请合法林地用途转换,政府依法收回属国家资源的土地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过去地方政府层级广发许可证,现在中央政府一刀切,恐引发合法性挑战。”

【影响:区域油棕产业再度动荡】

此次行动势必影响印尼作为全球最大棕油生产国的产业格局。40万公顷约占印尼全国油棕种植面积的近2.5%,若其中大面积进入停产或重新整顿阶段,短期内将影响棕油产量,并可能拉高国际市场价格。

分析机构 PalmData Analytics 指出:“若国有化管理效率不及原企业,将对2025年底前全球棕油供应造成3%至5%的下调风险。”

此外,多家马来西亚油棕企业的股价在消息曝光后短暂下跌,投资者担心区域投资环境出现 “政策风险溢价”。马来西亚外交部与国际贸易部已分别与印尼驻吉隆坡大使馆沟通,并寻求通过东盟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提出协调。

【评论:国家主权与法律正义的交界】

印尼政府此次大规模充公油棕园,反映了其对资源主权与环保立场的日益强硬,也揭示出东南亚农业投资过程中“灰色地带”的结构性问题:即早期种植权证的混乱、林地分类模糊、地方 – 中央行政协同失序。

在道义上,若被充公地确属非法侵占林地,此举有其环保与国家利益考量。然而,在法律与商业实践层面,倘若企业已投入数亿令吉开发、缴纳税务,并依照当时地方政府指示运作,政府 “一刀切” 式处理将使外资信心受损。

未来,印尼与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盟,必须更系统地建立透明、统一的土地管理制度,并设立高效的投资仲裁与补偿机制,方能平衡国家主权与区域合作,避免此类争议一再上演。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Hextar Fert Sdn. Bhd.
No. 64, Jalan Bayu Laut 4/KS09, Kota Bayuemas, 41200 Klang,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

Website: www.hex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