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农业(Regenerative Agriculture)是一种恢复和增强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耕作方式。它不仅关注产量,更强调 土壤健康、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和碳循环,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农业可持续问题。以下是详细分解:
一、再生农业技术强调的核心理念
1. 土壤再生
目标:提高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微生物多样性,减少侵蚀和板结。
方法:
- 堆肥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
- 多样化种植促进根系多样性
- 覆盖作物减少裸土
- 免耕或少耕减少扰动
2. 生物多样性
目标:打破单一作物种植系统,增强生态系统韧性。
方法:
- 轮作与间作
- 种植多种覆盖植物(如豆科、禾本科混播)
- 恢复农田边界的自然生态带(如种树、花草、灌木)
3. 碳封存与气候调节
目标:通过农业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气候变迁。

Behn Meyer AgriCare (M) Sdn. Bhd.
Tel : 03-8026 3333
Fax : 03-8026 3350
Website: www.behnmeyer.com
方法:
- 种植深根系植物
- 增加植被覆盖率
- 恢复湿地和草地生态系统
4. 水循环管理
目标: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减少水资源浪费。
方法:
- 地形水利设计(如等高线种植)
- 雨水捕集与渗透沟系统
- 有机质提升增强保水性
5. 动物与农业系统整合
目标:恢复农业生态链,提升养殖与种植间的协同效应。
方法:
- 轮牧系统(牛、羊、鸡等交替放牧)
- 动物粪便还田
- 鸡鸭入田辅助除虫除草
二、如何纳入现今农业轨道(落地策略)
1. 与现有农业模式融合
- 从有机农业过渡:许多再生实践与有机农业类似,可从 “认证有机” 过渡到 “再生有机”。
- 技术适配:使用现有机械设备(如播种机、喷洒器),但调整操作方式(如改免耕播种机)。
2. 政策与补贴对接
- 与政府合作申请 “碳汇补贴”、“绿色农业补贴”、“生态修复项目” 等。
- 纳入乡村振兴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计划。
3. 认证与市场机制
- 引入“再生农业认证”体系(如 Regenified、ROA 标准)以增加产品溢价。
- 营销上强调“碳中和”、“可持续”、“生态食品”等标签吸引消费者。
4. 农民培训与示范田
- 建立示范基地,推广再生技术操作流程。
- 与高校、农业机构合作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
5. 科技融合
- 使用遥感与传感器监测土壤碳储量、水分和肥力。
- 数据平台分析作物健康与土壤恢复进展(数字农业接轨)。
三、再生农业的落地障碍与应对策略
障碍 | 应对策略 |
初始转型成本高 | 引入政府补贴、农场碳积分交易 |
农民认知不足 | 田间日培训 + 成功案例传播 |
市场接受度未知 | 与品牌合作打造“再生食品”价值 |
缺乏技术支持 | 政企联合 + 本地化顾问服务体系 |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