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油棕种得宽疏,每公顷仅110棵,树可以充份伸展,但实验成果显示,收成量不及136棵/公顷,真有此事吗?

油棕种得宽疏,每公顷仅110棵,树可以充份伸展,但实验成果显示,收成量不及136棵/公顷,真有此事吗?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Chan Hock Seng (M) Sdn Bhd
RM22 & 23, Jalan Rembia Hub Utama, Taman IKS Rembia Hub, 78000 Alor Gajah, Melaka, Malaysia.
Tel : 06-556 1086, 012-964 4932
    016-663 6198 / 012-3232 055 (Office)
E-mail : chssb@hotmail.com

Website: www.chanhockseng.com

1. 基本背景

油棕(Elaeis guineensis)种植时,种植密度是非常关键的管理参数。通常,种得太密,树冠会互相遮挡,影响光照、通风,久了病虫害多,果串小;但种得太稀疏,每公顷树少,总产量也可能下降。

  • 常见密度:一般商业化种植油棕的密度是每公顷130148之间,最常见是136或144棵/公顷。
  • 种得宽疏的案例:有实验或管理方式(如精细管理或希望长远延长树龄)种得比较稀疏,比如110棵/公顷,给油棕更大的空间发展。

2. 种得稀疏(110/公顷)对产量的影响

实验和长期田间观察显示,油棕种得太稀疏,确实在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年)上表现得比标准密度低。主要原因是:

  • 棵数太少:即使单棵树结得更多,整个面积内的总果串数还是下降。
  • 光能利用率下降:油棕要高产,需要在某一树龄阶段实现接近70% – 80%地面被树冠覆盖,最大化光合作用效率。110棵/公顷,空隙太大,光能利用不足。
  • 单位面积结果体积不足:每棵树尽管有空间伸展,但单位地面的油棕果实密集度太低,导致总产量下滑。
  • 前期生长较慢:前几年由于没有快速闭合(树冠之间连接),杂草多,管理费用更高,且影响幼龄期的生长势。

3. 为什么136/公顷表现较好?

  • 光照和通风的平衡:这个密度能让油棕在第4~5年快速形成闭合冠层,最大化光合作用,同时又不会太拥挤。
  • 单位面积果串量最大化:每棵树果串数量稳定,总数多。
  • 病害较少:密度不算极高,通风还有保障。
  • 经济回报最优:种植业者关心的是每公顷总吨数(鲜果串FFB),136棵的模式在油棕最佳产期(8~20年树龄)内,平均年产20~30吨/公顷,是经济效益最好的一种平衡。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Applied Agricultural Resources Sdn. Bhd.
No. 11, Jalan Teknologi 3/6, Taman Sains Selangor 1, Kota Damansara, 4781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Malaysia
Tel : 03-61517924/25/26/27/28
Fax : 03-61517081
E-mail: sales@aarsb.com.my

Website: www.aarsb.com.my

4. 具体数字举例对比

项目110/公顷136/公顷
单棵产量 (FFB)180公斤/年(可能更高)150公斤/年
总产量 (FFB)19.8吨/公顷/年20.4吨/公顷/年
树冠闭合时间慢(5-6年)快(4年)
早期管理成本高(除草、养护)稍低
成本收益比不理想最优

备注:这里数字是基于马来西亚、印尼大型油棕园的平均经验值,不同品种或土壤略有差异。

5. 实验背后的逻辑

实验者本来希望每棵树有更多空间,可以养成更大更健康的植株,理论上应该结更多果。但油棕是典型的光合作用驱动型作物,单位面积的有效光能利用是王道。稀疏种植导致:

  • 空地增多
  • 土地资源浪费
  • 整体果实密度下降
  • 导致单位面积收成不如中等密度种植。

6. 小结

  • 是的,真实存在:油棕种得稀疏(110/公顷)虽然单株更漂亮,但每公顷总产量不及136/公顷密度的表现原因主要在光能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生产力下降。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FGV Agri Services Sdn Bhd
Level 9 West, Wisma FGV, Jalan Raja Laut, 5035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 : +603-2789 1000
Fax : +603-2789 0111
E-mail : fassbmarketing@fgvholdin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