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titrade (M) Sdn Bhd
Tel: 03-7666 8899 Fax: 03-7666 8891
E-mail : enq@fertitrade.com.my
Website: www.agromate.com.my/Fertitrade-M-Sdn-Bhd/
在智能农业時代,我们为何还困在锄头与人力的時代?
在马来西亚这个雨水丰沛、土地肥沃的农业国家,农民依旧靠双手挥汗如雨、日晒雨淋,这是现实,不是刻板印象。虽然政府和相关机构一直高喊 “迈向智能农业”、“实现农业4.0”,但走进真正的田地,看到的却还是锄头、背负式喷雾器,甚至是老旧的二手拖拉机。在这个连餐厅都靠机器人送餐的时代,大马的农田却仿佛被时间遗忘,铁牛(拖拉机)不够跑、收割机看不到、自动施肥机更是罕见。
这不是农民不想用,而是用不起、用不到、用不懂。
机械化滞后的 “三重门”
一、买不起:成本高、补贴慢、融资难
对于一个中小型农场主来说,一台新型拖拉机动辄RM80,000起跳,搭配犁地机、播种机、喷药系统,轻轻松松破百千。如果转向高端的自动驾驶田间机器人、无人机喷药系统,那就是几十万起跳。马来西亚的农民,多数是自雇或家族式经营,手上现金有限,融资又门槛高。政府虽然有农业机械补贴计划,但审批过程复杂、速度慢,等机器批下来,季节早过了。
二、用不到:地太碎、地太陡、种太杂
马来西亚农地普遍呈小块化、碎片化,尤其在半岛西马,许多农场面积不到5英亩,或分布在山坡、丘陵地带。这些地形本身就限制了大型机械的施展空间。就算买了机器,转个弯都困难。再者,种植作物太多元,一块地可能同时有香蕉、辣椒、凤梨,机械难以标准化作业。对比起泰国、越南大面积种植玉米、水稻或木薯,我们在 “适合机械化的地貌” 和 “单一作物系统” 上,明显吃亏。
三、不会用:缺人才、缺培训、缺维修
即便是政府拨款买了机器,很多农民根本不懂操作。有的连最基本的维护保养都不会,结果机器买回来,几个月后就 “趴窝”。更麻烦的是,乡镇维修站少,配件难找,一个小毛病就要拖好几周。试问,哪一个农民等得起?再加上农业院校课程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技术培训覆盖率低,机械化的推广成了 “有心无力”。
从人力农业到智能农业,大马卡在 “过渡地带”
在欧美、日本甚至中国的部分地区,智能农业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无人驾驶拖拉机能精准施肥,田间机器人会自己识别杂草、打药,无人机能远程巡视农场,一切通过手机App控制。而马来西亚呢?还在为请不到外劳而头痛,还在讨论“是否应该引入更多孟加拉或印尼工人”。
我们并不是完全没起步 —— 一些大企业如 Sime Darby、FGV 已经在油棕园中导入无人机、遥感技术,但那是企业级操作,一般小农根本高攀不起。这就像你家里电灯都还用拉线式开关,政府却推你去用智能灯泡,还得连Wi-Fi。落差太大,接不上轨。
“铁牛革命”,不能靠农民一个人扛
农业机械化不只是 “买几台机器” 的问题,它牵涉的是系统性的改变。包括土地整合、作物统一、技术服务、金融支持、政策配套。以下是几个必须被认真看待的方向:

All Cosmos Industries Sdn. Bhd.
Tel : +607-2523788
Fax : +607-2512588
E-mail : sales_marketing@allcosmos.com
Website: www.allcosmos.com
1. 推动 “农地共享与合作制”
若一户小农买不起机械,可以考虑由农业合作社或农村企业统一购买、统一管理、按次出租。例如一个村子成立 “农机服务中心”,大家共享使用,这样就能摊薄成本、提高使用率,也便于管理和维修。
2. 打造 “农机 + 农技” 双培训机制
培训不仅要教 “怎么开”,更要教 “怎么修”、“怎么配套种植技术”。农业局应与职业学院合作开设“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课程”,并为年轻人提供带薪实习,培育“新一代铁牛师傅”。
3. 鼓励本地制造与创新
目前我们使用的大部分农业机械都依赖进口(如日本、韩国、印度、中国),成本高、维修难。政府应鼓励本地工程公司与大学合作研发 “本土化机械” —— 比如适合马来西亚小地块的多功能微型拖拉机、热带果园专用喷雾机、斜坡型履带运输车等等。
4. 引入 “智能 + 租赁” 商业模式
结合物联网(IoT)与农业租赁平台,让农民可以通过手机App预约机械服务,由专业机械操作员上门服务。不需拥有,只需 “用得起”。这类商业模式在印度已出现,马来西亚完全可以试点模仿。
写在最后:我们不要飞天车,只想要跑得动的铁牛
农业的未来不是机器人,而是能落地的科技。马来西亚的农民不抗拒科技,他们只是太熟悉 “口号先行、执行慢半拍” 的惯性。他们不需要多花俏的宣传短片,也不盼望政策明星来田里走马看花。他们只想要一台可以准时犁田的铁牛、一部不会坏三次的喷雾机、一个能在风吹雨打后还正常运作的系统。
智能农业的终点不在云端,而在田头。我们要做的,是帮农民迈出 “第一公里”。
别再让他们一个人推着旧拖拉机,与现代农业赛跑。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Chan Hock Seng (M) Sdn Bhd
Tel : 06-556 1086, 012-964 4932
016-663 6198 / 012-3232 055 (Office)
E-mail : chssb@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