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rtitrade (M) Sdn Bhd
Tel: 03-7666 8899 Fax: 03-7666 8891
E-mail : enq@fertitrade.com.my
Website: www.agromate.com.my/Fertitrade-M-Sdn-Bhd/
榴莲雌雄花不同步开展的现象确实对其授粉成功率有显著影响,但这一机制并非完全阻止自花授粉,而是通过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限制了自然条件下的自花授粉。以下是详细分析:
1. 雌雄异熟(Dichogamy)的生物学机制
榴莲属于典型的雌雄异熟植物,即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上的雌蕊和雄蕊成熟时间不同步。具体表现为:
- 雄蕊先熟(Protandry):多数榴莲品种的雄蕊在雌蕊可受粉前已释放花粉并凋萎。
- 雌蕊先熟(Protogyny):少数品种可能雌蕊先成熟,但更罕见。
结果 :同一植株的花粉难以在雌蕊可授粉期直接接触柱头,导致自花授粉困难。
2. 自花授粉的潜在可能性
尽管雌雄异熟限制了自花授粉,但在特定条件下仍可能发生:
- 时间窗口重叠 :极少数情况下,个别花朵的雌雄阶段可能有短暂重叠。
- 人工干预 :通过收集储存花粉或人工授粉可实现自花授粉。
- 品种差异 :部分榴莲品种(如 Durio graveolens)的自交亲和性较高。
3. 其他限制自花授粉的因素
即使雌雄阶段重叠,以下机制仍可能进一步抑制自花授粉:

Hextar Fert Sdn. Bhd.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
Website: www.hextar.com
- 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
- 许多榴莲品种的雌蕊能识别并排斥自身花粉,阻止花粉管生长,这是基因层面避免近亲繁殖的适应。
- 花部结构隔离 :
- 榴莲花朵结构复杂,雌蕊柱头位置较高,自然条件下需外力(如蝙蝠、昆虫)协助传粉,自花花粉难以主动到达柱头。
4. 进化意义与繁殖策略
雌雄异熟和自交不亲和性是榴莲长期进化的结果,主要目的是:
- 促进异花授粉 :增加遗传多样性,提升后代适应性。
- 避免近交衰退 :减少有害隐性基因的表达风险。
- 依赖传粉者 :榴莲依靠蝙蝠(如狐蝠)、蜜蜂等动物传粉,其开花机制与传粉者行为协同进化(如夜间释放强烈气味吸引蝙蝠)。
5. 实际栽培中的应对措施
由于自然授粉率低(通常不足10%),人工种植常采取:
- 品种混栽 :搭配不同花期品种以提高异花授粉机会。
- 人工授粉 :采集花粉冷藏,待雌蕊成熟后人工点授。
- 激素调控 :尝试用植物激素调节花期同步性。
总结
榴莲雌雄花不同步开展(雌雄异熟)是限制自花授粉的主要机制,但并非唯一原因。自交不亲和性、花部结构及传粉生态共同构成了其异花授粉为主导的繁殖系统。这一机制虽降低了单株结实率,但增强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环境适应能力。人工栽培需通过辅助手段克服这些自然限制。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Twin Arrow Fertilizer Sdn. Bhd.
Tel : +603 3359 7711 +6016 9815 169
E-mail : info@twinarrow.c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