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Biotech Sdn Bhd
Tel: 016-5599 263
Email: cwchuah@chbiotechnology.com
Website: www.chbiotechnology.com
普遍上,用于种植的百香果 (passion fruit) 有3个品种,第一黃皮种 (Passiflora edulis forma flavicarpa) 适合热带或平原种植、第2紫皮种 (Passiflora edulis forma edulis) 适合亚热带或高原种植及第3巨形百香果 (Passiflora quadrangularis)。
黃皮百香果比紫皮百香果更能抗拮土壤虫病害,也有较高产量且生产出较大粒且果汁多的果实粒,但其酸性含量却比紫皮百香果高,口感方面紫皮百香果据知比黄皮种好。
黃皮与紫皮种皆拥有10 – 18公分长的叶子但巨形百香果却10 – 20公分长而且株茎切开来呈四方形。花朵则属紫皮种較小,直径大约4.5公分而黃皮种较大,直径大约6公分,双双的花呈淡白,中间直透着深蓝色。巨形百香果的花朵却不一样,除了向下垂生之外,其花瓣颜色也帶栗色。
果粒方面以紫皮种生得较圆或蛋形,長度约5公分,重量30 – 45克,果皮深紫或近黑色,而黃皮种则有深黄的皮,果形与紫种大约相同但稍为长些 (6公分) 但重量却双倍,每粒大约60 – 90克。至于巨形百香果每粒可重至225 – 450克或更高,长度10 – 20公分,有很厚且能吃的果皮。百香果内含有许多黑色种子并由深黄色果汁包裹住,果汁有些纷香及口感佳,连同果肉一起食用,富含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尤其A及C。
百香果之世界最大生产国为巴西,约占总产量的90%,其余由秘鲁、委内瑞拉、南非、斯里兰卡及澳洲出产。巴西年产478,000吨的产量,每公顷产量大约13.8吨。总产量中超过80%來自其北部及东北部,果粒皆以鲜食或生产果汁为主并且供出口。出口国家以欧洲占了超过90% (果汁)。其它潜质佳的出口国有美国、加拿大及日本。印度也生产百香果,但一路來皆仅采用紫皮种,直到数10年前由斯里兰卡引进了黃皮种在平地区如 Chennai 及 Kerala 种植。由于产量比紫种来得高且下种 – 年之內就有收成而即刻被当局批准下种。这个种植主要在小果园里 (1.0 – 4.0公顷) 进行并且成为该领域重要的收入來源。
百香果对气温极为敏感,不对的气温会影响花开、受精、果粒成长、果实成熟及品质,当然也包括产量及植株的寿命。最佳的生长气温介于23°C25°C虽然这种作物已成功在18°C – 35°C的地方种植。较低的气温使到植株成长缓慢、养分摄取减弱及果粒生产减低,而高气温或低气温也影响产果。在23°C – 28°C之间,果粒成长期60天,但是气温少于23°C或高于33°C的话,果粒成长期则延长至75天。热天可促进更快的种子萌芽期,比冷天更好。
在南非,种于1,200 – 1,400米高原的百香果寿命可延长至8年,在平地则较短。因此这种水果种于高度100 – 1,000米的地方最理想。空气湿度以大约60%尤佳。若太高则提高病害率,较低则使植株细胞组织干燥枯萎并阻碍成长。
百香果植株需要大量的阳光,在巴西半干燥地帶种植的百香果在日长至11小時及长年高温下,植株不停地长年产果,但前提要有适量的水分供给。黃皮种的花朵会在中午12時开展并在下午3点关闭,但在光照率较低的情况下,花朵将提前半小時关闭。光照率充足帶來最佳的开花同時也对产果有莫大的帮助。
年雨量介于800 – 1,750毫米并常年平均分布最为理想。百香果虽然能耐干旱,但过长的干燥也会阻碍其植物性成长、落叶、果小果轻等现象出现。大雨则破坏授粉活动使产量受创。土壤方面,百香果适合种于各种土质但以沙黏质的土壤最为理想。这种作物属浅根形,60%的根系长于离地面30公分之间的土壤或85%长于离地面0 – 45公分内,所以土壤若富含有机质且 pH 介于6.5 – 7.5之间诚属最佳,通水性也必须良好避免侵水使根系枯萎死亡。
百香果在全球有600个品种,但只有以上所提及的黃皮及紫皮品种有商业价值。紫皮百香果原产于巴西南部,而黃皮百香果乃由紫皮百香果演变而來。巨形百香果则较少人种植。一种能自花授粉且能产果的黃皮百香果皆由种子或插枝而形成,但果粒就比來自夏威夷异花交配种來得小。本地紫皮百香果多由插枝繁殖而來。
种子、插枝及嫁接乃百香果最常使用的繁殖法。种子发芽后及长至3片叶時即可从苗床移种至塑袋,之后长至25 – 40公分高時就可在园里下种。从播种到园丘下种须時6 – 8个星期。插枝则取自长势活跃的枝条,每枝拥有两三节,固一 条2尺长的枝条可剪成4个插枝。由于黄皮百香果拥有较佳对抗线虫及其它根病害能力,因此这品种常被用作钻木来嫁结紫皮百香果。
下种后的百香果在第9个月开始产果并在第11或12个月成熟。根部成长从小株到7个月大時都很缓慢,所以这段期间的养分摄取量很小,直到果期间 (8 – 9个月) 根系成长就非常快速而明显地提升氮、钾、钙、锰及铁的摄取量。总而言之,初种时至5个月大的百香果枝干、树茎、叶子及根部长势皆很缓慢,当欲产果时就加速成长了。
百香果乃樊蔓成长的灌木,枝叶的伸展必须采用支架来支撑。一个长20尺及宽3尺的支架结构必须能支撑150公斤的蔓条及果实。每根柱子长约10尺,下土3尺才能牢固地支撑所有重量。由于要耐久至8年,所以木架的用料及建造必须牢固,这就成为百香果种植中最大的开销。百香果各別以4.5 – 6.0米的距离下种,而每排里的距离为3 – 4.5米。一般上,业者会在4 – 6年后重新翻种,因为树已高龄及产量明显下降。
TT Fertilisers Sdn Bhd
68000 Ampang Selangor
Tel : 010-2170548
Website : www.tt-fertilisers.com
就施肥而言,以下表一可作为参考,这是印度南部种植黃皮百香果及东北部则紫皮品种的肥料用法。
在微量元素方面,没有土壤检验的百香果种植坑可施放总数50克各种类的微量元素。锌与硼乃被摄取最多的元素,跟着锰与铁。锌缺乏症可以20克/棵硫酸锌來矯正而硼缺乏症则以每棵6.5克硼酸來治疗。缺锌的百香果叶子小而憔悴、尖瓣、乳白修纹出现及叶边呈黄。缺硼的植株则枯萎、芽点坏死、叶子小及干瘪而且叶边呈波浪形。缺锰可从叶脉出现褪斑点看出而缺铁则看到叶脉枯死。所有的肥料必须根据土质情况來平分多次施放,从每星期或每两星期 – 次或一两个月进行一次。小树施肥地点以树基算起至10公分內不施放,之后在20公分宽度內施放,成龄树则离茎基30公分之外的20公分宽里施放 (请见图一)。
在降雨不够的地方就需要引水灌溉。年雨量介于800 – 1750毫米平均分布乃最理想的情景。曾有报导指出在一段年雨量只有826毫米再加上474毫米 – 644毫米灌溉水的园地取得40吨/公顷的产量而可看出这种作物对水源充足与否有重要的启示。水份补给可以造就百香果常年持续开花结果尤其果实成熟階段对水更殷切。水份不足可在此時造成果粒干瘪及早掉现象。液状氮磷钾也可通过滴灌而输送给作物并取得良好效果。
修枝也是百香果种植的一环。虽然修枝并非每个种植人认同有必要进行的作业,但若不修枝则可能提高病害率。在茂盛、潮湿及不通光或不通风情况下,病害率就高。况且百香果实都结在新枝上,因此把老枝、老叶、患病、多余及干枯的枝叶修掉可促进新枝嫩叶成长及提高來届植株的生产力。
黄皮百香果须要异花授粉才能产果,这工作由 Carpenter bee (Xylocopa sonorina) 或蜜蜂 (Apis millifera) 来进行或者人工授粉也行。Carpenter 蜂身形大,独来独往,成为百香果重要的授粉昆虫。蜜蜂体形较少而且在中午時分花朵纷放的当儿,百香果花并非它唯一停留的对象而可能降低效果。要引來 Carpenter 蜂可在园里置放一些有空洞的木头即可。
为了抑制根病问题,紫皮百香果多数必须嫁接在黃皮百香果因为后者较可抗病但却不是一百巴仙可预防这类病害。线虫、溃疡及镰刀菌曾在垂死的植株根系发现。
果蠅、蹒虫、蚜虫、臭虫、绿蠅、黑蠅、蝸牛及毛虫等都是百香果的害虫,引用杀虫剂即可搞定它们。百香果病害以褐斑、根腐及线虫害为主。褐斑病能以 Maneb (80% WP) 一公斤/公顷参与500公升清水喷洒,每两星期一次,或采用 Captan,Zineb 或铜菌药来解决。黄皮百香果根系则不受到线虫的危害,因此常被用作钻木來嫁接紫皮品种。
至于收成方面,黄皮百香果可下种1 – 2年后产果,果实从授粉算起70 – 80天即成熟落地再经人手拾起,每星期拾2 – 3次。产量大约7 – 10吨/公顷;高至40吨/公顷的产量也曾有过。插枝的树的产量在首年里会比种子下种來得高但是活力就输给种子形成的植株。百香果每年有两大产季,落于6 – 8月及11 – 1月但首产季也可能延长,从5 – 10月。
百香果用途广阔,从鲜食、制成饮料、医疗用途、果奖、冰淇淋等等,乃一种受到消费者欢迎的农产品。百香果富含营养,乃现代流行的水果之一。
资料来源:
Dr. P.P. Joy, Passionfruit Production Technology (Adhoc), Pineapple Research Station, Keral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