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态型”
生态农场:生态生产两平衡
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湾发生“9·21”大地震,造成2400多人死亡,11000多人受伤,是台湾百年来最严重的地震。距震央20多公里的桃米里被震出一个“桃米坑”,成为明星灾区。震后不到一个月,廖嘉展的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就来到这里。它成立了“埔里家园重建工作站”,和桃米里“联姻”。“新故乡”的第一个公共行动是“大家一起来清溪”,以清理坑溪作为重建行动的起跑点。
“青蛙王国”:萌宠先行
桃米生态村提炼的新文化符号是“青蛙王国”,村里处处可见青蛙和青蛙图案,连洗手间也被命名为“公蛙”和“母蛙”。只要你提到青蛙,台湾朋友就会告诉你,台湾有一个“青蛙王国”在桃米生态村。
纸教堂:纪念性景观
除自然生态外,村中亦能感受到多样的乡土人文气息。桃米生态村的纸教堂园区,是当地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在还未看到纸教堂主体前,映入眼帘的是为纪念九二一地震设计的白色装置艺术“摇晃的记忆”,还有彩绘毛毛虫、祈福蛙及平安蛙等风格各异的装置艺术,都是年轻艺术家的作品。
桃米经验:生态农业变身摇钱树
生态产业已经成为桃米生态村的主要产业,村里五分之一的村民都在经营生态产业,而其他村民经营的传统农业,也因为生态旅游的带动而升值。现在,桃米村还向外输出自己的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帮助别的地方发展生态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生态产业每年可为这个1200多人口的村庄带来30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

Hextar Fert Sdn. Bhd.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
Website: www.hextar.com
三、“有机联合型”
有机农场:多种运营方式联合体
丰年农场位于台湾中部的南投县埔里镇,成立于1966年,占地3公顷,为台湾菇产业的上游农场。农场本身有创新研发的能力,经常有新品种菇类适时推出市场,以提升农场的竞争优势并创造利润。园区有排列整齐的菇舍,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的菇类,如鹿角灵芝、猴头菇、杏鲍菇、补血珍菇等。
观光农业多面开花、遍地生财
(1)提供游客参观、采菇及导览解说,解说费用可以全额抵扣园区消费,促进消费者购买及增加农场收入。
(2)开放菇类自行采摘。夏季为白精灵、珊瑚菇、雪耳、鲍鱼菇、黑木耳、补血珍菇、玫瑰菇等;冬季为白玉珍菇、白雪菇、秀珍菇、猴头菇、杏鲍菇等。
(3)现场品尝,提供现烤鲜菇及试饮灵芝茸茶,甚至规划有一些DIY活动: 现烤鲜菇DIY、百菇养生锅、手做太空包DIY、菇菇彩绘DIY、蝶古巴特拼贴DIY、香菇陀螺彩绘DIY。
(4)入园参观,以游览车之学生团体或成人旅游团为主。农场依季节性不同栽培不同菇类,能提供民众及学生活教材。并以各种珍奇菇蕈为食材,料理出色香味俱全的菇类养生大餐。
农场主要收入是现场销售,其次是宅配;而生鲜市场的营销受限于市场价格太低及人力、生产成本因素,暂不予考虑。
运营成功之道:合众+专利+研发+渠道+创新
(1)农场与其他农场进行策略联盟,以开发新市场,并思考增加游客量的策略,以增加农场收入。
(2)申请菇类品种专利,创新菇类品种,增加菇类产品的附加价值。
(3)专人自主自发经营,加强生产流程及解说机制,强化产品营销能力。
(4)运销及通路管理以现场销售为主,其次是宅配。
(5)农场将生产型菇类产业转型为休闲观光型及体验型菇类产业,经营效益明显提升。
來源 :
搜狐网, 14/7/2018
All Cosmos Industries Sdn. Bhd.
Tel : +607-2523788
Fax : +607-2512588
E-mail : sales_marketing@allcosmo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