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win Arrow Fertilizer Sdn. Bhd.
Tel : +603 3359 7711 +6016 9815 169
E-mail : info@twinarrow.com.my
Website: www.twinarrow.com.my
日前报章报导,棕油目前价虽然高企,但本地油棕业者反而比往年少赚140亿令吉,园工尤其采果方面极为短缺即是主因,再来就是肥料与农药价纷纷上涨。根据估据,大马目前极需3万2千名园丘工人以扶持采果作业,然儿疫情之下引进劳工进程停滯不前,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业者必须自己想办法如何把熟果采下方可。由于劳工短缺,目前仍在作业的劳工,一些眼看机不可失,甚至要求园主每采一吨果,一半归劳工,另一半归园主。
其实油棕采果并不缺乏机械采果工具,例如电动凿及电动镰刀都可利用。这些电动工具采果時不需要大力气,方便快捷,甚至女性都可胜任,为此,业者是否愿意投资采用这些工具以解决劳工短缺的困擾?本文就提取一篇相关研究文章里的重点来比较一下传统凿与镰刀对比电动凿与镰刀所产生的效益。
这项比试研究在马六甲 Bukit Lintang 油棕小园丘里进行,树高4 – 5尺,园主已采用电动凿2年,因此被认为适合进行凿与镰刀研究的地点。
传统凿的长度1.5米,重4.0公斤,每套80令吉,而传统镰刀则3.5 – 5.5米长,重7 – 8.5公斤,每套143令吉。相对地,电劲凿长度2.1米,重6.0公斤,每套1,500令吉,而电动镰刀则长度1.2 – .4米,重7.5 – 8.5公斤,每套4,500令吉。
时间上的比较发现到电动凿与电动镰刀每天能有8个小時的采果时间,但传统采果则因颇高的体力支出而仅能采果5个小时。传统凿每采一粒果需要2分钟相等于每小時采30棵,每天5小時共计采150棵树的果或相等于1.1公顷。
电动凿方面,每1.22分钟采收一粒果,相等于每小時采73棵树,再乘以每天8小時采果作业能采588棵树的果,相等于4.32公顷。
传统镰刀则每1.38分钟采一粒果,每小時采83棵树,再乘每天5小時的采果時间共采415棵的果,相等于每天3.05公顷含蓋面积。电动镰刀则每1.5分钟采一粒果,每小時采40棵,乘每天作业8小時共采320棵树的果,面积含蓋率为2.35公顷。从这里可作小总结,即电动凿对比传统凿产生较佳的园丘有效能力,纪录着每小時0.54公顷,比传统凿之每小時0.22公顷来得高。但是传统镰刀却以每小時0.61公顷之园丘有效能力把电动镰刀之每小時0.29公顷置在后头。原因即在每粒果采割时间的差异。电动镰刀每采一粒果需要1.5分钟但传统镰刀只需1.38分钟,意味着矮树采果仍以传统镰刀來得快,相信这来自它那较高的伸缩性。
成本统计方面,若以传统凿采果,每吨成本22.35令吉而电动凿则每吨24.05令吉,因此传统法取得较低的采果成本。此试验说明若采3米以下的鲜果串,采用传统凿更为有效。采果工人也觉得传统凿的手感及速度较佳而没必要采用电动凿。然儿最终的结果仍以电动采果每吨8.78令吉就比传统每吨10.14来得低。
结语
电动采果工具采果较为轻便乃为事实,但是维修成本较高及兼带多少的震动力可能不受业者欢迎。采果环节一组最少要两个人,有三个更好,包括捡拾落地果串并运送至大路旁及捡拾落地散果都是颇费力的工作。有鉴于此,除了采果能以较轻便的电动工具来进行之外,捡拾果串及散果也仍需要劳工来进行,除非也购买小型机车甚至捡拾散果机械来进行方能大大地减少劳动力。若劳工持续短缺,这环节相信最终必须机械化也才能吸引本地人来作了。
参考資料:
Muhammad Aliuddin Bakar et al., ‘Comparison of an effective working hour and harvesting cost between manual harvesting (chisel and sickle) and mechanised harvesting (CKAT and motorised cutter) in oil palm plan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2018, 282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