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 Hock Seng (M) Sdn Bhd
Tel : 06-556 1086, 012-964 4932
016-663 6198 / 012-3232 055 (Office)
E-mail : chssb@hotmail.com
Website: www.chanhockseng.com
在某些情况下,瘦林作业可能必须进行。当园里油棕产量因为树间的竞争明显增加而下跌,那么或有必要考虑瘦林,即把一些树斩掉让留下的树能正常成长并生产。这一作法有助于解决太高种植密度所带来的负面效果。这种情况的发生乃因为业者在下种时采用了不合适的种植密度,也可能与地理环境的变化有关。当然也有情况是策略性及有计划性的高密度种法,以便以最高的树量在最短的期限里取得最佳产量。这类种植地点一般上处于未来即将发展的地段,譬如该地段仅有10 – 15年的种植期限,之后就会被发展。
其实,油棕下种8 – 9年后,树伞已差不多都形成好了使到叶子相叠情况明显化。若种植密度太高,那么这时候的树干的长高率将加快,枝干 (fronds) 也长得竖直,此乃因为相竞阳光的结果,并带来许多的不好后果,包括树高果难采、果串数量因为较高的花串流产率及较低的花串性别比率而下降及果串重量亦同时下跌而造成产量下滑。还有,高种植密度地段的地面草长势而因落地光照率低而难于生长使到地面土壤易于流失及提高雨蚀现象。
种植密度明显超标的情况并不难以肉眼观察出来。在这情况下的树,其植物性成长蓬勃,枝干长得竖直及较长,而且树亦长得高,反而果串产量却差劲,可说皆因为树为了争取光照而形成的情景,使到分配给产果机制的食物资源明显减少的后果。为了恢复树的正常长势及结果率,那么就有必要把一些树斩掉。在大马东海岸及沙巴州所进行过的相关试验已显示,采用八角形中斩掉产能最差的一棵,也即是斩掉14%的树后,产量在事后一年里虽然仍下跌,但是过了一年后,产量就回升上来了 (Ooi et al.,1989).
然而,系统化瘦林也即是说从每8棵树之中斩掉一棵有时会不经意地斩掉了一些高产能的树。这作法下所带来的较高产量一般上皆因为树少后就少了竞争而产生的效果。而且这作法下的油棕园丘产能结构也和先前的没有什么差别,也即表示园里依旧存在着产能不均的树。其实这一现象乃种植材料因素,尤其 DxP 油棕之间的产能碓有一定的落差程度 (Henson,未刊登) 虽然在苗场阶段的筛选及淘汰作业有助于减少较差秧苗被下种,但是内质性的弱点一般上也仅能从树开始开花结果的形态分辨出来。
有鉴于此,以选择性作法来把低产能的树斩掉或更加适合,这样一来可同时把园里的油棕产能结构提升上来。高种植密度园丘里低产油棕树被清除后所保留下来的高产势油棕将在竞争减少下呈现更佳的成长与生产表现。在未清除这些被认为是低产能的树时,树应被观察6 – 12个月的时间以确定它是低产树后才毒死它。
瘦林作业将有助于维持园丘产能水平,也能减少肥料的浪费。少了低产及不能生产的树就可节省无谓的施肥开销。况且这些表现差的树所造成的光照遮挡现象也不利于正常树的成长及生产。除此之外,研究曾显示,高密度种植如186棵/公顷使到肥料对产量的反应失效,反而相比下之110棵/公顷在同方面的效果更佳 (Breure,1977)。这里中的原因显而易见,即是太高种植密度园丘里的油棕摄取养分作为植物性成长用途,其增产效果自然就低了。在瘦林作业有必要进行的情况下,那么可从树的外观、成长及生产形态等等方面来圈定要清除掉的树。这些树一般上包括以下几种 :
1. 公树 (pisifera palms)
2. 长势软弱、瘦小及成长有缺陷的树
TT Fertilisers Sdn Bhd
68000 Ampang Selangor
Tel : 010-2170548
Website : www.tt-fertilisers.com
3. 不合格的树例如基因性橙斑病树、枝干排列等等之问题树
4. 长得高且叶子长势异常蓬勃产量却差劲的树
5. 因早期受到遮阳影响而因此形成成长缺陷的树
參考資料:
1. Helmut von Uexkull et al., “Canopy Management to Optimize Yield”, Oil Palm : Management for Large and Sustainable Yields”, Editors Thomas Fairhurst and Rolf Hardter, PPI, PPIC and IPI, 2003.
2. Breure, C. J. (1977)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An Oil Palm Density x Fertilizer Experiment on Young Volcanic Soils in West New Britain, IN: Earp, D. A and Newall, W. (ed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in Oil Palm. Malaysian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Oil Palm Conference. Kuala Lumpur, 14 – 17 June 1976. ISP, pp.192 – 208.
3. Ooi, S. H., Ng, S. K, Leng, K. Y and Woo, Y. C. (1989) Yield Performance of Mature Palms After Thinning. In : LPF/SADC Oil Palm Workshop. Lumut, Perak, 1989, 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