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n Arrow Fertilizer Sdn. Bhd.
Tel : +603 3359 7711 +6016 9815 169
E-mail : info@twinarrow.com.my
Website: www.twinarrow.com.my
每棵成龄油棕树估计每天蒸散掉5.5 – 6.5mm的水份,因此它的水需求量被估计是介于350 – 400公升//棵/天。在气候较干燥的地带,从油棕树蒸散的水份量更高,甚至超过6.5mm//棵/天,这造成它的水需求量更高。FELDA 及泰国大学在这方面所作的研究显示,雨量低且每年面对5 – 7个月干旱期的油棕地,其9年累积的油棕鲜果串产量比有正常水供的地区低了25%。
在泰国所进行过的相关研究试验显示,有水供的油棕园每公顷平均产量比没水供地段多了10吨。这成果是以采用灌溉系统和控制地段(没水供)比较后而得来的产量数据。从这里,可了解到油棕树若获取到所需的水量,那么产量即可提升。然而,在油棕园装置灌溉系统成本昂贵,同时也会面对水源不足及地势不平的问题而使到这方法不易进行。因此,保留及保养土壤湿度是最佳的作法。土壤湿度来自雨水及地下水。
在普通土壤,减低雨水流失率是有效的方法,而在泥炭地及硫酸层地,那么把地下水位控制在正确水平将是导引油棕产量上升的作法之一。保养土壤湿度对油棕产量因为有明显的帮助而使到许多种植人已经开始在园丘进行这类保养作业。而有面对油棕产量不佳、树上公花太多及土壤硬化等现象的种植人或须要考量一下园里土壤湿度是否有不足的问题。从一些研究试验中,其实可看出土壤湿度对油棕产量的影响。图中所示,3段皆平地及波地皆因雨量分布的不同而展现不同的鲜果串产量。当然,雨量足且分布均匀的地区 (WR),产量比中等雨量 (MWR) 及有2-3个月干旱季节地区 (DR) 的产量来得高,第5个收成年的产量差别高达15吨/公顷/年 (31吨-16吨)。
一般上的油棕园丘土壤湿度保养法就如以下所述。
建立梯田
山丘地带只要地斜度超过12度,那么必须建立梯田(terres)以保存雨水、减低土壤流失、表面土雨水流失率、增加肥料效率及其它方面的辅助。梯田表面应向山壁倾斜10-15度,或相等于0.3米深(请见图二)。在梯田表面,每隔20米即排条泥堆,以降低雨水冲流率。如果山地斜度是介于8-10度,那么为油棕树建造平台则有助于保养土壤湿度。平台面积可以采用2.5米×2.5米,并往山壁倾斜深至约0.15米(请见图三)。
建立泥池 (Silt Pits)
在中等斜坡地,建立泥池将缓和雨流冲进而降低表层土及养份流失率,同时也能捕存到一些雨水供油棕根系吸收。这类泥池的面积视情况而定,但一般上是2米长 x 0.6米宽 x 0.6米深并横置于斜坡地。从所进行过的相关试验显示,少于12度的斜坡地建起泥池同时栽种豆科铺盖植物能减低39%的表层土流失率及62%的表层土雨水流失率。
叶堆排放法
从油棕树修斩下来的叶干 (fronds) 堆放在树间有助保养土壤湿度。它基本上也成为阻挡雨流的良好工具,尤其在斜坡处以横置法堆放将能明显地将雨冲流力缓慢下来。这叶堆下一般上湿度高并会长着软性野草,也成为树根系的聚集点,为树供应所需的水份。
栽种豆科铺盖植物
在刚下种油棕树的地带,栽种豆科铺盖植物是保养土壤湿度的最佳作法。它同时也减低雨水对表层土的冲刷率及能减少养分的流失率。有数种豆种铺盖植物历经长期的验证并证实有效而成为这方面所选用的种类,这包括 Pueraria javanica、Pueraria phaseoloides、Centrosema pubescens、Calopogonium caeruleum 及 Calopogonium mucunoides。它们可以一定的比率混合起来使用。Mucuna bracteata 则是较新及优点也多的种类。在泥炭地,传统豆科铺盖植物的成长率及铺盖率
被发现欠佳而不甚适合采用。然而 Mucuna bracteata 却适合栽种于泥炭地,因为它的长势及铺盖能力向来很旺盛。研究显示,Mucuna bracteata 适用于泥炭地及矿物地(普通地),它较耐荫使到铺盖期限较长久。若根据每公顷种300-360棵的 Mucuna bracteata 这作法,那么它在下种一年后即可达到80%的铺盖率。研究亦发现 Mucuna bracteata 种于泥炭地能提升产量及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率。由于这种豆科铺盖植物长势非常蓬勃,因此油棕树的草圆围必须控制好以避免它蔓长进去并将树一并铺盖掉。它这般的长势可能会带来营制上的格外开销,但另一方面它却因为拥有许多其它优点包括生物质 (biomass) 产量奇高进而大量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及保水能力等而使它成为时下流行的豆科铺盖植物。

PPP Agricare Sdn Bhd
Tel : +6 012 237 6790 & +6 012 720 3301
E-mail :pppagricare@gmail.com
Website: www.pppagrotech.com
保留软性野草
油棕园丘里长着的一些软性野草若能给于保留对保养湿度有不错的效益。这些植物不会明显地和油棕树相竞水份与养分,因此保留它不会损坏油棕效益,反之则有产生铺盖表层土效用,同时也能平衡园丘生态,成为一些有益昆虫的栖息地,并降低虫害的机率。雀稗属草 (Paspalum spp.)、地毯草 (Axonopus compresses)、长叶肾蕨植物 (Nephrolepisbiserrata) 及一些菁苔类皆可保留以促进土壤的湿度。在泥炭地,长叶或毛叶肾蕨 (Nephrolepis) 被当作天然铺盖植物而加以保留,而在一般土壤的未成龄油棕园,它甚至任由生长包括在采果走道上。虽然如此,它仍须以软短的方法来管制以免长得太高甚至失控。
生物质铺盖保土壤湿度
油棕空果串及树茎切片也是保养土壤湿度的良好材料,同时当它腐化后,土壤有机质将增加,而它的养分渗入土内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在未成龄油棕园丘,以每公顷25 – 30吨/轮次的空果串在每棵树下铺盖一层可保养湿度,并减低树的缺水压迫感进而促进成长。在成龄园丘方面,空果串铺盖用量建议于37吨/公顷/年并铺盖于采果道或叶堆道,视各园丘的各自作法而定。一吨空果串的养分成份相等于5.5 – 6.5公斤的硫酸铵 (ammonium sulphate)、12 – 16公斤的氯化钾 (MOP)、0.5 – 1.2公斤的磷矿粉及2 – 3公斤的硫镁肥 (kieserite)。这显示生物质除了保养土壤湿度外,而带来养分并将提升树的成长及产量。
泥炭地的土壤湿度保养及管理
泥炭地的湿度管理主要是从地下水位及排水系统这两方面来进行。泥炭地质不同于普通土壤,因此耕作方法亦尽不相同。由于它的土质结构的关系,因此须要有排水道将过多的地下水或雨水排出但同时也须要将集水沟渠水位菅制在离地面50 – 70cm。泥炭地排水采统分为主沟(3.0 – 5.0 x 1.0 x 2.0 – 2.5米,每条相距1000 – 2000米/公顷)、集水沟(2.0 – 2.5 x 0.6 x 1.2 – 1.7米,每条相距30 – 40米/公顷,并每条装置’水门’以菅控园丘沟的水位)及园丘沟(1.0 x 0.3 x 0.6米,每4行或8行油棕树就建一条)。主沟将把多余的水排出园丘,流入河道去。这3种沟渠皆和树行同方向而建并在尾端衔接处形成90度直角。园丘沟的水位可采用’水门’来控制;这类’水门’主要是缓和水流力,因此可采用红树木、泥沙装袋、木板或建水泥来阻档。若该地段靠近海边,那么应设水闸以防止海水流入。泥炭地沟渠布阵请见图四而理想水位请见表一。
資料來源 :
1. Ahmad Afandi Murdi; Hasnol Othman dan Zulkifli Hashim, ‘Pemuliharaan Tanah dan Air untuk Penanaman Sawit’, Prosiding Persidangan Pekebun Kecil Sawit Kebangsaan 2014, MPOB.
2. Manual Penanaman Dan Penyelenggaraan Sawit Untuk Sektor Pekebun Kecil, MPOB, 2004.
Chan Hock Seng (M) Sdn Bhd
Tel : 06-556 1086, 012-964 4932
016-663 6198 / 012-3232 055 (Office)
E-mail : chssb@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