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棕园安置黄色粘片同畤在其顶部拄着合成性息素以吸引及诱捕雄性袋虫做为切断繁殖源头的作法可行吗?

利用黄色粘虫板配合合成性信息素来吸引并捕捉雄性袋虫(例如油棕…

继续阅读在油棕园安置黄色粘片同畤在其顶部拄着合成性息素以吸引及诱捕雄性袋虫做为切断繁殖源头的作法可行吗?

马來西亚油棕公司进军非洲的种植计划成果如何?

马来西亚棕榈油巨头(如 Sime Darby、IOI、KLK 等)因国内土地限制,近年来积极在非洲扩展油棕种植,但成果参差不齐,面临政治、社会、环境等多重挑战。以下是关键分析:

非洲棕榈油扩张现状 

(a) 主要投资国家

1. 利比里亚  

  • Sime Darby(2009年获得22万公顷土地,后缩减至约1万公顷):  
  • 因土地纠纷、社区抗议及环保压力,进展缓慢,目前仅部分种植园投产。  
  • 2023年产量约5万吨,远低于初期目标。  

2. 加蓬  

  • OLAM(新加坡企业,与加蓬政府合作):  
  • 已开发约5万公顷,2023年产量约8万吨,主要供应欧洲市场。  
  • 相对成功,因政府支持且地广人稀。  

3. 喀麦隆 

  • BIO PALM(Sime Darby 子公司):  
  • 因土地冲突和法规变动,项目停滞,2021年退出。  

4. 刚果

  • Feronia Inc.(马来西亚资本支持):  
  • 经营困难,因基础设施落后和安全问题,2020年进入破产重组。  

 

(b) 整体成果

  • 产量贡献有限 :非洲目前棕榈油年产量约500万吨(全球占比<5%),马来西亚企业的项目多数未达预期。  
  • 投资热度下降:近年新增项目减少,部分公司转向印尼或拉美(如哥伦比亚)。

(更多…)

继续阅读马來西亚油棕公司进军非洲的种植计划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