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2020年代起,非洲哪一个地区被认为是水产养殖快速成长的新兴市场?

2020年代起,非洲哪一个地区被认为是水产养殖快速成长的新兴市场?


Behn Meyer AgriCare (M) Sdn. Bhd.
No.5, Jalan TP2, Taman Perindustrian Sime UEP, 47600 Suba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 03-8026 3333
Fax : 03-8026 3350
Website: www.behnmeyer.com

录音简介

 

非洲水产养殖新星:坦桑尼亚内陆湖区正崛起

在坦桑尼亚西部的凯戈马小镇,清晨的雾气尚未散去,一排排新式圆形鱼笼已在坦噶尼喀湖上浮现轮廓。湖水微波荡漾,年仅28岁的养殖户约瑟夫·姆萨卡熟练地把饲料撒向笼中跳跃的尼罗罗非鱼。曾经只是一位传统渔民的他,如今却是东非新兴水产养殖产业的一份子。

“我爸爸打了一辈子鱼,湖里鱼越来越少,我本来也准备转行去城里开摩托车的,”约瑟夫笑着说,“没想到鱼还是我这一生的出路 —— 只是现在,我 ‘种’ 鱼,不 ‘打’ 鱼。”

非洲 “蓝色革命” 的新据点

从2020年代初期起,坦桑尼亚、乌干达与卢旺达等国家所环绕的非洲大湖区,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世界银行共同点名为非洲水产养殖最快速成长的潜力区域。其中,以坦桑尼亚的维多利亚湖与坦噶尼喀湖流域最为突出。

坦桑尼亚政府在2020年推出 “蓝色经济愿景2030”,明确提出推动内陆湖泊渔业转型,鼓励从 “捕捞为主” 转向 “水产养殖为基” 的产业结构。加上中国、挪威和比利时等国的技术与资金注入,一场悄然成形的蓝色革命正在非洲心脏地带蔓延。

“过去我们依赖湖里自然资源,如今我们自己控制种苗、饲料和生产周期。”坦桑尼亚国家渔业局官员查尔斯·恩杜古表示,“这不仅是粮食安全的问题,也是国家创汇的战略布局。”

 

 


FGV Agri Services Sdn Bhd
Level 9 West, Wisma FGV, Jalan Raja Laut, 5035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 : +603-2789 1000
Fax : +603-2789 0111
E-mail : fassbmarketing@fgvholdings.com

鱼种革命:尼罗罗非鱼的逆袭

走在凯戈马市郊,一间简陋却整洁的孵化中心正培养着成千上万尾幼鱼。这些是经过选育改良的尼罗罗非鱼,原产于非洲,适应性强、生长快,已成为东非水产养殖的主力军。

“我们采用全雄鱼种苗,这样生长快、体型均匀,90天就能上市。”当地养殖协会负责人艾丝特·卡姆卡讲解说。这种技术最早由埃及引进,再经卢旺达科技大学优化,如今已广泛传入坦桑尼亚。

养殖周期的缩短、死亡率的降低,加上饲料厂与冷链仓储设施的完善,令当地养殖户不再受制于传统渔业的季节与天气限制。“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管理吃饭。”一位养殖户自豪地说。

挑战与希望并存

当然,坦桑尼亚的水产养殖成长也面临不小挑战:如种苗供应不足、湖区环保争议、饲料成本上涨等。部分环保组织甚至担心大规模网箱养殖可能破坏湖泊生态平衡。

但在许多青年眼中,这是一条脱贫之路。“我大学没念完,但靠着四个鱼笼,我每个月能净赚180美元,比去城里打工强多了。”约瑟夫边说边展示他的账本。

未来蓝图:内陆国的水产出口梦

据坦桑尼亚渔业发展机构预测,到2030年,水产养殖产量有望达到50万吨,占国内水产品供应的一半以上。同时,出口尼罗罗非鱼到邻国卢旺达、布隆迪乃至中东市场的策略也正悄然展开。

“我们要证明,即使是内陆国家,也能靠 ‘种鱼’ 实现出口创收。”政府水产司司长玛丽·卡桑格信心十足。

在坦噶尼喀湖的晨光下,闪烁的不只是湖面波光,还有一整个地区对未来的渴望与蓝图。非洲的水产养殖版图,正在悄悄重新绘制,而坦桑尼亚,正是最值得关注的新星。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Twin Arrow Fertilizer Sdn. Bhd.
No. 36-1F, Jalan Setia Perdana BF U13/BF, Bandar Setia Alam, Seksyen U13, 40170 Shah Alam, Selangor, Malaysia.
Tel : +603 3359 7711 +6016 9815 169
E-mail : info@twinarrow.com.my
Website: www.twinarrow.c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