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xtar Fert Sdn. Bhd.
No. 64, Jalan Bayu Laut 4/KS09, Kota Bayuemas, 41200 Klang,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
Website: www.hextar.com
灵芝病(Ganoderma boninense)是油棕园中最致命的土传病害之一,一旦侵入树体,木质部会被真菌分解,导致养分与水分运输受阻,最终树体倒伏或枯死。病菌一旦在根基部形成子实体(即灵芝状菇体),说明木质部已有明显腐朽。
在采取 “树基处填土” 这一延寿措施之前,是否有必要先刮除病患部位,是许多园主关心的问题。
1. 灵芝病的扩散方式与危害
病原扩散路径:主要通过土壤中病残体与根系接触传播,真菌菌丝沿着根皮层和木质部向上蔓延。
危害机理:病菌分泌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酶,造成木质部空洞化,运输功能丧失。
症状阶段:
- 潜伏期:外观正常,但根部已有菌丝侵入。
- 初显期:树基部出现白色菌丝片或褐色硬壳(子实体刚萌发)。
- 明显期:基部有完整灵芝状子实体,树叶黄化、产量骤降。
- 末期:树体倾斜、根系空洞化、死亡。
2. 填土措施的原理
在油棕基部填土,尤其是增加表土厚度,可以:
- 促进新不定根的形成:油棕在新土层中会长出新的吸收根,部分绕过被侵染的旧根系。
- 改善根区环境:若新土中无病菌,可提供相对健康的生长环境。
- 延缓病树倒伏:新的支撑根系能增加树体稳定性。
但问题是 —— 如果病部未处理,病菌依旧会沿着树干木质部和新长的不定根继续上行,填土只是 “换气瓶”,不是 “换肺”。
3. 刮除病部的意义
先刮除患部(清理可见的菌丝层与腐朽木质)有几个重要作用:
- 降低病原负荷:移除大部分表层菌丝和腐木,减少病菌孢子源。
- 阻断外露传播:灵芝子实体释放孢子可感染邻树,刮除能减少外部扩散。
- 利于消毒处理:刮除后可在裸露部位涂抹石灰、波尔多液或登记杀菌剂,提高防治效果。
- 为填土创造洁净界面:减少新土层与带菌组织的直接接触,延缓再感染。

Hextar Fert Sdn. Bhd.
No. 64, Jalan Bayu Laut 4/KS09, Kota Bayuemas, 41200 Klang,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
Website: www.hextar.com
4. 两种做法的寿命延长对比
以下为行业经验与科研试验的综合总结(以病树处于初显期至明显期为前提):
处理方式 | 树体可延续产果寿命(平均) | 额外好处 | 局限性 |
直接填土 | 延长约 1–2 年 | 简单、省工 | 病菌继续上行,感染扩散快 |
先刮除再填土 | 延长约 2–4 年 | 降低病原量,减少传染邻树机会 | 工序多、人工成本高 |
在末期(树体已严重倾斜、冠叶大量枯黄)时,无论哪种方式,延寿效果有限,往往不足一年。
5. 最佳延寿操作建议
评估病情阶段:仅在初显期或明显期且树体仍能产果时,延寿处理才有意义。
刮除病部:
- 工具:铁铲、小锯或刀具。
- 范围:清除所有可见的白色菌丝层与软腐木质,直至露出较坚实的木质部。
- 处理:用1–2%石灰水或登记杀菌剂涂抹伤口。
填土与培根:
- 用未被病菌污染的园外土或经处理的土壤。
- 覆土厚度 20–30 cm,逐步培高。
后续管理:
- 加强施肥(尤其是钾肥和有机质)促进新根生长。
- 定期巡查,及时清除新生的灵芝子实体。
园区整体策略:
- 同时在病树周边挖隔离沟,减少根系交叉传播。
- 对邻近高风险树定期做基部检查。
6. 总结
如果目标是延长病树寿命并减少对健康树的威胁,“先刮除病部 + 消毒 + 再填土” 的综合做法明显优于单纯填土。直接填土虽省工,但病菌仍在体内活跃,效果相当于 “暂时供氧”,而不是治疗。在油棕园管理中,延寿措施应与病树清除、隔离、补植抗病品种等长期策略配合,才能有效降低灵芝病的整体危害。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Twin Arrow Fertilizer Sdn. Bhd.
No. 36-1F, Jalan Setia Perdana BF U13/BF, Bandar Setia Alam, Seksyen U13, 40170 Shah Alam, Selangor, Malaysia. Tel : +603 3359 7711 +6016 9815 169
E-mail : info@twinarrow.c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