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xtar Fert Sdn. Bhd.
No. 64, Jalan Bayu Laut 4/KS09, Kota Bayuemas, 41200 Klang,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
华人草药(中草药)与马来草药(Herba Melayu)虽然都属于传统植物疗法系统,但它们在哲学基础、药理结构、使用方法与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以下是主要差异的整理:
一、起源与哲学基础
| 项目 | 华人草药(中草药) | 马来草药(Herba Melayu) |
| 起源 | 来自中国古代医学系统(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 | 根植于马来原住民的传统智慧,融合马来传统医学(Perubatan Melayu)、印尼、印度(阿育吠陀)及阿拉伯元素 |
| 哲学基础 | 以阴阳五行、气血经络理论为基础,强调“调和”与“整体平衡” | 以体质分类(Panas/Sejuk = 热/冷)、草药能量(tenaga dalaman)、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理念 |
| 医学观 | 看重内外因、望闻问切、辨证论治 | 强调“自然疗愈力”、身体排毒、祈祷、能量调和等整体治疗 |
二、草药种类与原料来源
| 项目 | 华人草药 | 马来草药 |
| 植物来源 | 多为中国原产或亚洲温带植物(如黄芪、人参、枸杞、当归等) | 多为热带雨林植物(如Kacip Fatimah、Tongkat Ali、Misai Kucing、Daun Gelenggang等) |
| 原料形式 | 根、茎、叶、果、花皆用,有干燥处理、炮制工艺 | 常用鲜叶、根或汁液;部分草药用烟熏、泡水、煮水饮用 |
三、制药与使用方法
| 项目 | 华人草药 | 马来草药 |
| 使用方式 | 多为煎汤、丸、散、膏、泡茶、外敷等形式 | 多为泡茶、煮水、浸酒、外敷、熏蒸(mandi wap)等 |
| 药材处理 | 讲究“炮制”:如炒炙、蜜炙、醋制以调性与毒性 | 多为直接使用或简单加工(晒干、煮沸) |
| 组合方式 | 强调君臣佐使(药方组合) | 通常以单方或小量混合(2–5种)为主 |
Hextar Fert Sdn. Bhd.
No. 64, Jalan Bayu Laut 4/KS09, Kota Bayuemas, 41200 Klang,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
四、主要用途与疗法特色
| 项目 | 华人草药 | 马来草药 |
| 常见疗法 | 补气血、调肝肾、抗风湿、调经养颜等 | 增强体力、产后修复、驱风排毒、提升性能力、调理经期 |
| 代表草药 | 人参、黄芪、甘草、丹参、何首乌 | Tongkat Ali(东革阿里)、Kacip Fatimah、Pegaga(积雪草)、Temu Lawak(黄姜) |
五、文化与社会接受度
| 项目 | 华人草药 | 马来草药 |
| 应用人群 | 华人家庭、中医诊所广泛使用 | 马来家庭、传统治病者(Bomoh)、按摩师常用 |
| 政策支持 | 马来西亚有注册中医师与中草药品牌 | 政府鼓励发展本土草药产业,如马来草药园、Herba Nasional计划 |
| 现代化发展 | 发展为中药颗粒、药酒、保健品 | 发展为草药饮料、保健胶囊、spa配方等 |
六、举例对比
| 疾病 | 华人草药 | 马来草药 |
| 女性调理 | 当归、川芎、白芍(四物汤) | Kacip Fatimah、Manjakani |
| 强身健体 | 黄芪、人参 | Tongkat Ali、Temu Lawak |
| 皮肤病 | 地肤子、苦参 | Daun Gelenggang、Lidah Buaya(芦荟) |
小结:
| 维度 | 华人草药 | 马来草药 |
| 医学体系 | 系统性强、理性框架 | 民间经验导向、直觉式 |
| 草药来源 | 以温带干药为主 | 以热带鲜草为主 |
| 用法 | 多种复方、科学加工 | 单方或少量混合、简化处理 |
| 文化角色 | 中医主导,传统与现代共存 | 民间主导,近年加速商品化 |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Twin Arrow Fertilizer Sdn. Bhd.
No. 36-1F, Jalan Setia Perdana BF U13/BF, Bandar Setia Alam, Seksyen U13, 40170 Shah Alam, Selangor, Malaysia.
Tel : +603 3359 7711 +6016 9815 169
E-mail : info@twinarrow.c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