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大马非食品农作物,例如竹林及红麻等有优良的工业商机,只是下游链设施不强,农友不敢投入?

大马非食品农作物,例如竹林及红麻等有优良的工业商机,只是下游链设施不强,农友不敢投入?


Hextar Fert Sdn. Bhd.
No. 64, Jalan Bayu Laut 4/KS09, Kota Bayuemas, 41200 Klang,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
Website: www.hextar.com

以下是一篇聚焦于马来西亚非食品类农作物(如竹林、红麻)的工业潜力及政府应采取的对策:

非吃不可的农业生意:从竹林到红麻,马来西亚别再错过工业农作物的黄金机会

马来西亚农业,常年被 “吃” 的逻辑绑架 —— 种榴莲、种黄梨、种稻米,种什么都先问能不能吃、能不能出口吃。但农业的另一半,其实关乎 “不能吃” 的作物:工业用材。竹林、红麻(kenaf)、藤类、油用植物等,这些“非食品”农作物,才是真正可能重塑农业版图的未来。但问题是,这块金矿就在眼前,却因为下游没人接手,加工没人敢投,最后农民没人敢种,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发财。

一、竹林与红麻:看得见的商机,没人敢下水

竹子不是没用。它生长快、固碳强、用途广—— 从家具、地板、建筑脚手架、炭材、到再生纤维和环保塑料,全球都在抢。而中国、越南、印尼早已走在前面,出口量连年攀升,甚至开发出自动化切削、压缩成板、纺织成布的全产业链。

马来西亚呢?有些州属,甚至林业局都还在为 “砍不砍竹” 争执。农民想种,却被告知 “没有加工厂”、“没有保底价”、“没有贷款机制”、“砍了没人收”。活生生的产业链断在源头。

红麻更是讽刺。这是个政府力推多年的 “战略作物”,可以做汽车内装、复合建材、土工布、造纸、隔音板、甚至生物塑料。连 NASA 都试过用它做防热板。但现实是:除了彭亨和吉兰丹有少量示范种植,其他州农民连种子都找不到,更别说稳定收购价和工业配套。

说穿了,竹与红麻不是没市场,而是 “没人敢种”,因为没有下游加工厂保障收购,没有金融支持覆盖前期风险,没有清晰政策路线图让人看见未来

二、问题根源:下游失踪,政府当局分工模糊

目前,马来西亚的工业作物推广分散在多个部门之间 —— 农业部、种植与原产业部、MITI(国际贸易工业部)、林业局、马来西亚工业研究院(SIRIM)、MARDI(农业研究院)等等。每个单位都说:“这个我们在做”,结果每个单位都只做一点点。竹子归林业,红麻归原产业,市场开发又归贸工部,加工设备没人负责。上下脱节,没人整合资源做成一条龙。

更严重的是:缺乏国家级收购制度与保底机制。农民不是傻子,他们要看到 “我种下去,有人包收,有价可卖”,才肯投入。但今天,除了政府示范田,每个农民都像赌徒,投了钱,万一没人收,连本都回不了。

三、如何破解:三件事政府非做不可 

第一:国家下单,政府做 “第一买家”要种得起,得有人收。政府应模仿印尼、日本的 “政府下单模式”:由国家指定机构(如 FELDA、RISDA 或 GLC)扮演 “首个大客户”,以合约农作制度下订单,让农民看见实质回报。例如设立 “国家竹品收购中心” 与 “红麻工业基地”,一旦农民产出,就由政府买断用于建筑、内装或出口,加工厂同步搭建。 


Behn Meyer AgriCare (M) Sdn. Bhd.
No.5, Jalan TP2, Taman Perindustrian Sime UEP, 47600 Suba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 03-8026 3333
Fax : 03-8026 3350
Website: www.behnmeyer.com

第二:建立 “全链条试点专区”,用区域模式培育产业。不要再碎片式发展。应设立2 – 3个产业示范园区,把原料种植、初步加工、深加工、出口贸易放在同一区域。比如在登嘉楼打造 “红麻工业走廊”,在霹雳建立 “竹子建材创新园”,并引进本地或外资企业设厂。政府提供租地、税务、基础设施支持,让企业有地可设、农民有厂可送。 

第三:农业金融机制改革,支持非食品作物。

农业贷款、补贴机制目前仍以食品类为主。种稻米、种玉蜀黍,才有援助计划。政府应设立 “工业作物专项基金”,用以支持非食品作物的种子研发、地面改造、收购价格保底及灾害保险,让农民“敢试、敢种、不怕亏”。

四、为什么不能等:时间窗口正在缩小

国际上对可再生天然材料的需求正在爆发:ESG、碳中和、环保材料、可降解建材 —— 这一切都对竹子、红麻、麻纤维等天然材料形成巨大的长期需求。越南和泰国的竹纤维出口量三年内翻倍,中国红麻深加工厂的利润率已经超过棉麻。马来西亚再不布局,只能继续做 “种得好却赚不到钱” 的农业小弟。 

全球绿色材料大战开打了,马来西亚却还在吵 “这个是林业还是农业的问题”

我们不缺土地、不缺农民,也不缺技术,缺的只是一锤定音的政策、一条整合的产业链、一个让人敢投的安全网

结语:不能吃的,也能养活国家

“农业” 不是只有吃。马来西亚若真想实现农业现代化、脱离出口初级原料的命运,就必须正视工业农作物的巨大潜能。不该让农民孤军奋战,也不能继续让产业链缺口由市场自行修补。

要让农民愿意种,先要政府敢于赌。赌这一场,不是乱赌,而是放对注的国家战略。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Fertitrade (M) Sdn Bhd
M-3-3, Blok M, Encorp Strand Garden Office, No. 12, Jalan PJU 5/1, Kota Damansara, 4781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Malaysia.
Tel: 03-7666 8899 Fax: 03-7666 8891
E-mail : enq@fertitrade.com.my
Website: www.agromate.com.my/Fertitrade-M-Sdn-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