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中部的暖武里府,有一个果农名叫阿披蓬。他家世代种植芒果、水翁(莲雾)和菠萝蜜,园子里绿意盎然,果香四溢。每年三月到五月,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整座果园像染上了金黄与粉红的颜料,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批发商前来。
阿披蓬年轻时也曾热衷于高产和外观美观的果实。他听从农业合作社的建议,使用市售的化学杀菌剂和杀虫剂来防治果树病害。他的芒果光亮饱满、水翁红润欲滴、菠萝蜜巨大饱实,表面几乎没有虫咬或霉斑。但他很快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
“我总觉得,以前小时候吃的芒果有种浓郁的果香,现在怎么像是少了点灵魂?”他一次在饭桌上对妻子说。妻子点头:“我也觉得。虽然好看,可是香味不如以前浓,甜味也不够自然。”
这一点,消费者也开始有反应。常来收果的老买家说:“阿披蓬,今年的芒果虽然大颗,但回去放几天就变味,不像以前那种自然熟透的风味。”
他开始怀疑是否是园子里的管理方式出问题了。于是,他拜访了一位年迈的果园前辈——兰猜爷爷。这位老人坚持不用任何合成化学药剂,只靠自然的方式管理果园:使用牛粪与草灰制成的有机肥、 neem 油自制的驱虫液、并在果树间种植香草来驱赶虫害。
兰猜爷爷摘下一颗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芒果给他:“来,尝尝。”果肉柔滑、香气四溢,甜中带酸,像回到了童年的味道。阿披蓬顿时醒悟:“不是果子变了,是我们让它变了。”

Imaspro Resources Sdn. Bhd.
Tel.: 603 - 3343 1633
E-mail: imaspro@imaspro.com
Website: www.imaspro.com
他开始减少农药使用,转向低毒性或天然成分的植保方案,并在每次用药后记录果实风味和成熟期的变化。他发现:
- 使用合成杀菌剂的水翁果皮虽亮,但内果肉多汁却缺乏清爽香气。
- 菠萝蜜在喷洒杀虫剂后一周内采收,果胶层粘稠度降低,甜味减少。
- 而不使用化学药剂的芒果,虽然表皮有时有些斑点,却往往香味更浓,保鲜期更长。
他后来将果园分成 “自然风味区” 与 “标准防护区”,让消费者自己选择。结果,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自然风味”付更高的价钱。
阿披蓬在一次地方农业论坛上分享道:“化学药剂确实能保护果实外观、提升卖相,但它也像一层‘面具’,遮住了果实本来的灵魂。果子,是土地的语言,不能只看表面。”
补充说明:
现代农业中,芒果、水翁、菠萝蜜等热带果树常用杀虫剂、杀菌剂与生长调节剂来预防病虫害、提高产量或改善果形。这些药剂若使用得当,残留符合标准,对人体影响较低,但确实可能影响果实的自然成熟过程、香气物质的合成与糖分积累,从而改变风味和口感。而过量或不当使用,甚至可能造成果皮粗糙、果肉纤维化、提前催熟等品质问题。因此,许多果农正逐步转向综合病虫害管理(IPM)或有机种植方式,以兼顾产量、安全与风味。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Hextar Fert Sdn. Bhd.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