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破解温带果树的休眠期(即“打破休眠”)是一种激进但在某些设施农业或特殊气候条件下可行的做法。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技术方法和原理,但请注意,这些手段需谨慎使用,因为可能对果树长期健康和产量造成影响:
一、使用植物激素或化学处理
氢氰酰胺(Hydrogen Cyanamide)
- 作用:可模拟寒冷积温的效果,诱导芽体提前萌发。
- 应用:常用于葡萄、蓝莓、猕猴桃等。
- 注意事项:剂量必须严格控制,过量会导致芽体坏死或树体死亡。
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赤霉素(GA3)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 可刺激细胞分裂和伸长,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打破休眠。
二、人工冷处理(打假“冬天”)
适用于小规模或盆栽管理,如:
- 将果树枝条或苗木放入低温(0~7°C)冷库储存400~800小时,以满足其休眠所需“低温时数”。
- 用冷风机或冰水循环系统控制温室温度模拟寒冬。
三、水肥管理调控
适度拉旱控水,后期猛灌 + 施肥诱发花芽分化和萌发。
- 但此法主要用于调节生长节律,不足以彻底打破生理性休眠。
四、光照与温度操控(适用于设施种植)
在温室中通过加温、补光模拟春季气候,可促使树体提前萌动。
- 通常配合激素使用效果更好。
风险提示
- 休眠是果树保护自身的自然机制,若频繁或强制打破,可能导致:
- 芽体发育不全
- 植株抗病性下降
- 年后整体产量下降或植株提前衰老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
Behn Meyer AgriCare (M) Sdn. Bhd.
Tel : 03-8026 3333
Fax : 03-8026 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