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hn Meyer AgriCare (M) Sdn. Bhd.
Tel : 03-8026 3333
Fax : 03-8026 3350
Website: www.behnmeyer.com
复合肥(或称复合化肥)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的化肥。制造复合肥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物理混合法(干混法)
原理:将不同的单质肥料(如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等)按比例物理混合,得到含多种养分的复合肥。
优点:
- 工艺简单、投资少;
- 能灵活调整配方,适应不同土壤和作物需求;
- 产能易于扩展;
- 低温操作,不易破坏原料性质。
缺点:
- 混合不均匀,容易分层或养分分布不一致;
- 各成分颗粒大小不一,使用中易分离;
- 肥效不同步,不利于精准施肥;
- 不适用于长距离运输和长期储存。
二、化学合成法(造粒法、熔融法)
常见方法:
1. 硫酸法(以硫酸处理原料)
- 如:硫酸与磷矿粉反应制成磷肥,再与氮钾等混合造粒。
2. 氨化法(蒸汽氨化)
- 如:用液氨、硝酸、磷酸等反应生成硝酸铵磷肥等。
3. 熔融法(高温熔融混合)
- 原料熔融后快速冷却造粒,得到养分均匀分布的复合颗粒。
4. 喷浆造粒法
- 通过喷雾塔将浆状原料喷入热气流中干燥成颗粒。
优点:

Hextar Fert Sdn. Bhd.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
Website: www.hextar.com
- 每粒肥料中养分分布均匀;
- 粒度均一,利于机械播种和施肥;
- 肥效一致,利于作物吸收;
- 不易分层,适于远距离运输与储存;
- 可针对性设计长效、缓释等功能性肥料。
缺点:
- 工艺复杂,投资和技术门槛高;
- 原料纯度要求高;
- 能耗大,运行成本高;
- 某些反应需高温高压,存在安全风险。
三、氨化造粒法(化学反应 + 物理造粒)
原理:通过在反应塔中将氨与磷酸、硫酸等酸反应生成中间产物(如磷酸铵),然后加入钾盐进行中和、浓缩并造粒。
优点:
- 化学反应稳定,养分结合紧密;
- 产品质量高、养分含量高;
- 粒状好,易于运输与施用;
- 可以精准控制N-P-K配比。
缺点:
- 工艺流程较复杂;
- 投资成本较高;
- 对生产设备、反应控制要求高;
- 排放处理需严格达标。
四、液体复合肥(液体配制法)
原理:将各种可溶性肥料溶于水,调配成液体复合肥,可直接灌溉或用于滴灌系统。
优点:
- 可随水施肥(灌溉同步);
- 作物吸收快,肥效迅速;
- 可以精细调配浓度、比例;
- 使用方便,减少养分流失。
缺点:
- 不利于大面积传统施肥;
- 储存稳定性差,易分解或沉淀;
- 运输成本高(含水量大);
- 对施肥设施要求高。
总结对比表:
制造方法 | 优点 | 缺点 |
物理混合法 | 工艺简单、灵活调整、成本低 | 混合不均、分层、肥效不同步 |
化学合成法 | 养分均匀、适用性广、肥效一致 | 工艺复杂、投资大、运行成本高 |
氨化造粒法 | 粒状均匀、含量高、肥效好 | 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安全要求高 |
液体复合肥 | 使用便捷、吸收快、可随水施肥 | 储存难、运输贵、适用范围有限 |
來源 : 专业网络平台
注 : 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