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养殖昆虫 “爬”上餐桌 你敢吃吗?

养殖昆虫 “爬”上餐桌 你敢吃吗?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Yi Nong (M) Sdn. Bhd.
No 102, Jalan Kampung Raja, 39010 Cameron Highlands, Pahang, Malaysia.
Tel: +605-4981333
Fax: +605-4983199
Email: yinong.sdn.bhd@hotmail.com

  《资本大佬砸了上亿美元,赌你们将爱上吃虫!》近日,国内知名科普微信公号 “果壳” 转发了这样一篇文章,把 “恐虫人士” 吓得不轻。“以下全文恐虫预警!” 尽管在文章开头已经做出了高能预警,配图和文章还是看得很多人一身鸡皮疙瘩。

  在视觉冲击之外,文章也把 “昆虫养殖” 这项已经在国外崭露苗头的新的产业带到了大家面前。吃虫子,会是人类的将来吗?

养殖昆虫

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昆虫是自然界唯一能提供人类必需9种氨基酸的食物。”

  “蟋蟀含铁水平高于其它昆虫。而蚱蜢、蟋蟀和肉虫中包括钙、铜和锌等矿物质的人体吸收高于牛肉。”

  “蚯蚓实际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它含有54.6% – 59.4%的蛋白质,富含所有的必需氨基酸,属于优质的蛋白,其氨基酸的组成含量不逊于牛奶、豆浆与其它一些鱼类。”

  看到这些科普,是啥感觉?事实上,国外已经有人把养殖昆虫当成一门生意来做了,一些有生意头脑的人开始大举投资用于食物的昆虫养殖产业。例如,法国就有公司以黄粉虫为主要原料,制造鱼饲料、宠物食品等,也包括可以食用的昆虫蛋白粉。

蟋蟀蛋白棒

720克售价约300元

  据报道,加拿大有个全世界最大的蟋蟀农场。5500平方米的库房,每周都要收获800万-1000万只蟋蟀。这些蟋蟀在处理中,经过清洗、烘烤、整块、磨粉等一系列工序,成为蟋蟀蛋白粉。

  记者打开购物网站搜索 “蟋蟀蛋白粉”,发现确实可以海淘到蟋蟀蛋白棒。这款蟋蟀蛋白棒产地是美国,有着香草、蓝莓、花生酱等多种口味,包装上有着非常显眼的蟋蟀图案,试吃装16克3条要卖到100多元,而720克装的价格将近300元人民币。不过,记者发现,该蟋蟀蛋白棒最近一个月的销量显示为0。

虫虫料理

会不会成为未来的主食, 能吃吗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虫子就是 “肉”

  虫子能吃吗?答案其实显而易见。炸知了、炸蚕蛹、蜂蛹、蚂蚱,是不少人小时候的 “零嘴回忆”,现在也成了偶尔会出现在餐桌上的 “昆虫料理”。在江苏连云港,用豆天蛾的幼虫制成的 “豆丹”,就是远近闻名的一道 “虫虫美食”。

  江苏省老年病医院营养科主任蔡晓真表示,如果用科学的眼光来看,虫子其实也是 “肉”。同时由于生活习性的关系,虫子的 “运动量” 特别大,所以整体来讲脂肪含量比较低,蛋白质含量很高,还是块 “好肉”。“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虫子烤着吃、炸着吃很香,就是因为蛋白质含量很高的关系。”

  同时,与牛羊猪鸡鸭鹅等传统肉类来源相比,昆虫在养殖上也具有优势,产生相同数量的蛋白质,所需的耕地面积更小,各种资源消耗量也更小,食物残渣等 “垃圾” 就可以喂养,从经济账上算也特别具有优势。

敢吃吗

依赖食品制造科技,也许能过 “心理关”

  有人能对着 “昆虫料理” 大快朵颐,有人天生恐虫,别说吃虫子,连碰下都能生出一身的鸡皮疙瘩。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吃虫子可能最难过的就是心理关。” 蔡晓真表示,能接受昆虫美食的,有些是因为地域上的饮食习惯,在 “孩童不懂怕” 的年纪,已经接受了虫子作为一道菜出现,所以吃起来就没有心理负担。

  有些人胆子比较大,乐于冒险、乐于尝试,也能接受吃虫子。同时,现在的昆虫多采用火烤或是油炸的烹饪方式,成品酥酥脆脆,更好入口,消解了一部分人的心理障碍。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Simple Farm Sdn Bhd
Tel : 011-10709708 / 012-7699702
E-mail : mrbanana@simple-farm.com

Website: www.mrbanana.com.my

  “现在食品科技的进步,已经可以直接提取昆虫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有益成分,不用保留昆虫的原始形态。”蔡晓真说,这种技术的进步,是有望将来让昆虫食品被更大规模地接受,蟑螂蛋白块、蚯蚓干等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未来食品,确实有可能成真。

怎么吃

稳妥一些,选择 “久经考验” 的昆虫品种

  在《荒野求生》里,贝爷大口吃 “肉虫”,汁液横流,看得人心慌慌。《果壳》文章也指出,区别于贝爷这种 “极限挑战”,普通人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吃下一些小虫子,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残酷真相。比如,杨梅里有果蝇幼虫,蓝莓、荔枝里会有寄生的白虫,大米中有米虫,它们都有可能随着食物进入我们口中。哪怕是睡觉时张着嘴,也会有小虫甚至大虫“自投罗网”,成为我们额外摄入的蛋白质。

  吃下这些虫子,会不会有什么健康问题呢?蔡晓真表示不用太担心这些 “不速之客”,身体的消化功能和免疫力,足以消化它、对付它。但如果是有意挑战昆虫食品,还是建议不要猎奇,选择已经 “久经考验” 的昆虫品种,更稳妥一些。

脑洞里的未来

人类吃什么

在遥远的未来,人类的菜单会有哪些变化?吃着米饭、面条、面包、意面的现代人,已经在科幻电影、小说中开起了脑洞——在“虚拟未来”里,人类的食物变得稀奇古怪,甚至有点荒谬。

蚯蚓干口味多

  《流浪地球》中,地下城居民的主食就是蚯蚓干,它不仅有榴莲等多种口味,还有精致的礼盒版。蚯蚓富含蛋白质,撇开口味,大量养殖填饱肚子,还真的有可行性。

蟑螂制成蛋白质块

  《雪国列车》里生活在底层的人民靠蛋白质块维持生活,直到后来他们发动叛变,在加工车厢看到养殖的蟑螂,才明白所谓蛋白质块竟然是由蟑螂制成。

  蠕虫、蟑螂代替农产品

  《银翼杀手》中的时间被定在2049年,那时农耕世界已不复存在,人类以蠕虫、蟑螂和另一些昆虫为食。

通过海藻提供能量

  在《超世纪谍杀案》里,全球热浪烧毁了所有作物,人类以海洋中海藻制成的能量棒生存。

真菌养殖 “统治” 餐桌

  在小说《我,机器人》中,所有的菜都是用桶里的真菌做成的,它们可能是黏稠或是冰冻的酵母,考虑到真菌的归类,也许能把它们看作蘑菇的 “近亲”。

  “人造肉” 已成为现实

  在小说《末世男女》中,人类仍然喜欢肉类,但肉是直接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培育出来的。这一想象中的 “人造肉”,其实已经成真了。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18/9/2020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Twin Arrow Fertilizer Sdn. Bhd.
No. 36-1F, Jalan Setia Perdana BF U13/BF, Bandar Setia Alam, Seksyen U13, 40170 Shah Alam, Selangor, Malaysia.
Tel : +603 3359 7711 +6016 9815 169
E-mail : info@twinarrow.com.my

Website: www.twinarrow.com.my

分享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