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xtar Fert Sdn. Bhd.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
Website: www.hextar.com
丛枝菌根真菌 (AMF) 用于油棕秧苗具有辅助成长的效果。一项在温室试验的研究显示,每棵以40克的丛枝菌根真菌接种三个月后取得最佳的成长率。这成果说明这种真菌在覆蓋根系之后在树高,总叶子面积及干物质产量明显地提升。一些生理性參数例如相对水含量、光合作用率及根物候含量皆同样明显提升。更甚的是,根长势形态尤其细根的数量及长度分别取得63 – 105%及26 – 113%更佳的指数。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茎基腐病或俗称灵芝病已入侵油棕秧苗尤其装袋土壤来自有病原的质介或者秧苗源自没拮抗此病害的源头。如今丛枝菌根真菌也用于秧苗场并取得相当理想的拮抗效果。从一项5个月大油棕秧苗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之后再以人工感粱茎基腐病真菌后发现,秧苗受到这病害入傻甚至致死的时间被延长了,相对控制组秧苗在6个月年龄就被感染及死亡的事实。相比之下,有丛枝菌根真菌处理的组别,75%的秧苗在第9个月才显示患上茎基腐病的征状而另25%则死亡。从这里我们了解到丛枝根菌真菌有保护秧苗并延长受创時间的功效。其拮抗力显示在较少量的叶子枯萎、较少的主根腐烂数量及较低的感染面积。主根腐烂的长度在7.4cm和11.1cm对比下进而显示丛枝菌根真菌所带來的良效。
至于应用方面,在小秧苗圃 (pre-nursery) 及大秧苗圃 (main nursery) 階段皆可使用丛枝菌根真菌并在秧苗移往园丘下种時再度把丛枝菌根真菌施放在种植坑里,这样一来就可提高秧苗对抗茎基腐病的能力。
參考资料:
Maria Viva Rini, Effect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 on oil palm seedling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asal stem rot disease caused by Ganoderma boninense, phD. thesis, 2001.
Behn Meyer AgriCare (M) Sdn. Bhd.
Tel : 03-8026 3333
Fax : 03-8026 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