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O Nature Malaysia
Facebook : INO Nature Malaysia
Website : www.inonature.com.my
近期的辣椒市价大好引起不少农友投入生产。一些老手放胆扩大种植,新手也不落人后力求上进趕在这好价時分得一杯姜。这种作物的成年期短,下种大约70天就开始有收成,而收成期也长达3 – 6个月,视管理好坏而定。总个来说,种辣椒虽然有钱途但风险也较高,虫病害一來就窮于应对。有鉴于此,一些农友改用较新作法以減少虫病害率诸如采用滴包及肥水兼施系统,这样就能减少土壤病例如腐霉菌与镰刀菌等的为害,而且有了肥水兼施系统可让树得到充足的养分与水分供应使植株更壮及提升抗病力。
从传统种法要转向新种法,掌握新技术是其一,第二是首期开销明显增加,如果要作到最高级的设备如雨蓋、滴包及肥水兼施系统相信会使业者负担加重。有鉴于此,一步一脚印地來作,待熟练后才添加先进系统的作法应该较为稳当。
传统的辣椒种法即种于开放式土地上,肥料与灌溉水个别进行,也没有自动系统來操作。更上一层楼的作法是在有或无雨蓋的地上采用滴包种植,肥水则采用自动方式同時将水与水肥一起平均地输送到每一棵作物上。由于肥水供应经过调节、控制及精准地供应到每一棵树使到肥用率更有效、节省及植株生产力提高。据知这系统比传统法更有效率,辣椒、番茄及蜜瓜的收成被提高了2 – 3倍。
在开放泥土上以滴包种辣椒同時肥与水以滴灌兼施,地势最好平坦以让肥水能平均地输送给每一棵树。辣椒品种方面可选择 Kulai 469、Kulai 568、Kulai 461、Kulai 223、Kulai 151。
本地研究人员曾进行3种种法的成本开销、收成量及其他相关事项以评估。这3种种法为传统开放式、开放式滴包种法及雨蓋滴包种法,当中以雨蓋滴包种法的开发成本最高,每公顷/年共RM270,000,而开放式滴包种法最便宜,每公顷/年RM50,000,比开放式传统种法之每公顷/年RM80,000更便宜,这些数目都未加入材料、人工及其他开销 (请见表一)。值得一提的是肥水兼施系统的装置使到滴包种植的人工成本大大地降低至雨蓋式的仅占总开销的6.34%,而开放式滴包也仅占总开销的17.4%,比传统种法下之占总开销的33.5%低了很多。因此在工人短缺下,装置肥水兼施系统显然占有明显优势。
CH Biotech Sdn Bhd
Tel: 016-5599 263
Email: cwchuah@chbiotechnology.com
Website: www.chbiotechnology.com
表二显示这3种种法的每季收成、总收入、每公斤及每公顷生产成本及净收入。一公顷地若采用雨蓋设备可容纳7,720棵作物,但开放式滴包一公顷可种更多,达9,000棵,然儿总产量则以雨蓋式來得最高达到27,720公斤/公顷/季,明显高过开放式滴包种法之22,500公斤/公顷/季及传统开放式仅18,000公斤/公顷/季的产量。即然滴包已经有滴灌供应水分,那么降雨对这作物就不重要了,反而降雨会引来病害例如炭疽病及叶枯病。还有就是雨蓋为作物提供气候上的保护多少能減少辣椒作物的压力使到生产量更佳。这点就是雨蓋与无雨蓋的一些效应差别也说明为何雨蓋下的作物通常有较佳的生产力。
从表二也看出雨蓋滴包种法取得每季每公顷RM105,654的平均净收入,明显地高过开放式滴包种法之RM77,415及传统法之RM55,400。这收入仅以每公斤RM5.00来计算,但据知如今每公斤红辣椒的菜园价已超过RM10使业者可能取得双倍的回酬。
至于选择方面就由业者自己决定要采用何种法,考量点多在资金这层面,但传统种法已逐渐落后,取而待之是较新及较省人工的作法,并由较年青及有干劲的农友主导。滴包种法能在6个月采收期取得每棵3.5公斤的红辣椒产量但传统法只能给于每棵1.5公斤的产量,这多出來的产量可以用來彌补首期投下的重大资金。
资料来源:
Yaseer Suhaimi Mohd et al., “Potential and viability of chilli cultivation using fertigation technology in Malay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Applied Studies, vol. 17, 2016, pp. 1114 – 1119.
TT Fertilisers Sdn Bhd
68000 Ampang Selangor
Tel : 010-2170548
Website : www.tt-fertilise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