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份是油棕树生長的命脈元素之一,没有水份,再好的种植材材,最上等的肥料,对他的生長也将无济於事。但水源过量如淹水状况时,对其成長也不利。这种情况将造成土壤厌氧情况,损害根系并造成缺氮的现象开始出现。在水源过量及水源缺乏皆可带来负面影响这两项左右为难的情况下,也唯有通过在未种或翻种前土地准备方面的防范措施以让水源这问题不成为油棕树日後成長及产果的枷鎖。这包括观察地势并建立起良好的通水系统等,避免浸水或淹水情况出现甚至更应了解土质及土内层水位情形如泥芭地段等高水位的土地可采用建立沟渠系统导水以免困溺根系等做法。缺乏这些认知将可能造成日後收成上的遗憾。
油棕树理想生長的年雨量介於2000 – 3500毫米(mm)并以平均不低过100毫米/月的情况分布。但在少於1200毫米的年雨量地方,他也仍能成長且产量仍可超越其它产油植物。我国的地势、土壤及气候等因素得天独厚,是油棕树生長的良地。这当中以雨量大体上仍能应对油棕树成長的基本需求为宽慰点。但内陸地时而雨量较稀同时全球气候转变造成雨量不济的情况出现,无形中也削减了油棕树的产量。油棕树固然在整年里的产果阶段会有低产的时候,但时而的全国性产量下跌或可追溯至约两年前全国性雨量减少所造成的影响。今日水份不足的情况,将使到约两年後的油棕产量下跌,事实上,这项多半是由缺水所造成的花串性别比率的降低而带来的产量减少是发生在長时间缺水後的19 – 22个月。这是这类作物的性质之一。到底它所引发的影响点及层面如何或许可从一些研究资料中了解并从中受益。
缺水压迫感 (water stress) 影响油棕树成長
水份不足而使到油棕树产生压迫感 (stress) 将造成成長阴影从而影响产果效能。在研究里,所谓的缺水情况是当水从土壤及叶子蒸发率 (在於5 – 6毫米/天) 多过它所吸收到的水份包括雨水及灌溉水等。当这种现象持续时尤其在長干燥期,它将促使油棕叶孔在中午关闭 (midday stomatal closure) 的时候较多,这就使到光合作用效率受到影响进而牵动其他的成長效能。
从早期在非洲西部所做的相关研究里,发现到每减少100毫米/年的雨量将造成鲜果串产量减少10%。其他资料则显示产量减少甚至介於10 – 20%,视土质而定。在第一等土质,年雨量减少75毫米始显现干旱所带来的影响,但在第四等土质上,只需50毫米即可看到同样的现象。在鲜果串产量方面的研究,显示着第一等土质的27吨/公顷/年产量可因为雨量减低200毫米/年而下跌至14吨/公顷/年,跌势近50%。同样的在第四等土质,产量可从13吨/公顷/年跌至6吨/公顷/年。这些现象皆是在该缺水情况发生後28个月才显示出来的结果。在年雨量浮动较为不大的国家,单年雨量减少100毫米的鲜果串收成量跌势被总结介於一年後的8 – 10%及再一年後的3 – 4%。
在非洲及美洲的一些油棕种植国,年雨量的按月分布差異大,可以连续4、5个月的月雨量仅於100毫米间,之後则雨量充足甚至年雨量达到3300毫米,这类式的气候所带出的油棕产量起伏大并且低糜,影响因素可包括大雨季里多云现象造成光照效率降低的负面关系。从中显示着油棕成長与产果所需要的是均衡的水份補给,任何之前的缺水压迫感所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在之後的加倍水供弥補回来。然而,在雨量少的时段,若土地拥有良好的掌水能力及土内水位高让根系摄取得到,那么这方面的影响则将减轻不少。
缺水造成油棕树面臨压迫感,所导引出来的負面效果计有花串 (包括雌花) 流产率增加、叶子延遲开展、花串性别比率低 (既雄花多,雌花少)、含油量较低、果实成長受阻、果串量减少等。一项在我国柔佛州中部於1974年4月开始所做的实验亦显示了在缺水与水份充足这两对照组的油棕树成長与产果確有不同之处。这实验地段的油棕树於1969年种下,是 DxP 品种,种植密度为138棵/公顷,地质是舊冲积土 (old alluvium soil) 也包括 Ulu Tiram 及 Harimau 系列土。
这项实验主要用意是探讨油棕树在获充足水份及无压迫感下的成長及产果实况。而对照组则是一段有面对水源不足及有压迫感的油棕树。因此他是采用简单的灌溉系统以便在雨量不足时开动灌溉水,水量约於13毫米/3天。实验的结果是灌溉地段在数方面的进展较佳,这包括叶子生長率增加、果串数量增加、花串及雌花增加、雄花减少、花串性别比率提高、平均榨油率增高等。由於缺水情况轻微,因此两组对照的差距并不大,在整个实验期间 (1974年4月- 1979年3月),有灌溉的地段的产量比无灌溉地段高出3%而榨油率也超越3%。但在西馬的SertingHilir地区,资料显示采用水灌溉系统辅助後,产量增加了60 – 95%,在高峯时,鲜果串产量从18.4吨/公顷樊上35.8吨/公顷的水平,主因是果串数量的增加。
但在有严重干旱期的地方,水源供给将可翻新产量水平。在非洲科特迪瓦 (Ivory Coast) 的一个地方,長期干旱所造成的压迫感在通过灌溉系统支援後,鲜果串产量从7.5吨/公顷/年跃上了26吨/公顷/年。在泰国南部的一间首要油棕种植公司由於面对整年里有3 – 4个月的干旱缺水情况因而在1990年初采用灌溉系统以每棵油棕树供应450公升/天的水量或相等於6.4毫米的雨量,并加入高量肥料同时灌溉而取得鲜果串产量增加了10吨/公顷/年的效果。
在这段商业种植里也探讨了4种灌溉系统的实用性,从而发觉到滴灌法 (drip system) 附合这方面的用途。这方法采用每天450公升水/棵,同时也把加量的肥料渗入其中,灌溉与施肥一同进行而取得产量增加10吨/公顷/年的绩效。另一项则只用225公升水/棵/天并配以较少量的溶入肥料同时进行而取得鲜果串产量增加7吨/公顷/年的成绩。在这些实验,灌溉时加入肥料一同进行的做法用意是既然灌溉後的油棕产量会增加,那么肥料的需求必然增加。而滴灌法的其中一项优势既是施水与施肥可同时进行,除了能节省人工外,肥料由於直接通过水管而置入根系,杜绝了流失与浪费,从中增加了肥料效益。
油棕园的水源管理暨保养土壤湿度做法
- 把修砍下来的枝干排列在树行间,但得看地势及雨水流向,是以缓冲雨流水的排列法为依归。如此一来,有保留园里湿度的效益。
- 栽种豆科铺蓋植物。
- 保留软性野草,具有铺蓋表层土作用。
- 在低洼处设立沟池以存水,以免水源流失。
- 修枝叶应适度而行,以免树伞或林伞受破坏造成土地受到曝晒干燥。
- 利用空果串辅蓋於树基处等。
- 改善土壤以增加其掌水及水渗透能力。如大种植坑种植法既是一项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并有保养土壤湿度的功用。
因此,水份做为油棕树细胞组织的生理性成長、运输养分及同化功用与功能方面的需求量若能获得充足供给,那么既可减低水压迫感所引致的产量削减问题。就在果串趋向成熟其间,若有适量的水源滋润亦有助於果串形成得更好包括增加油与果串比率。这种种多依靠雨水为水源头的各种效果亦和土壤保水能力有密不可分的相辅关系。如在沙地等轻结构土地或过量通水的土壤,保水能力较为低弱可促使油棕树更快的面对缺水压迫感。这些之外,根系生長环境的好坏也决定着水源的效益,这和土壤结构及土质等又有重要牵带关系,同时也显示着油棕树收成的种种相互因素,缺一也可带来产量上的缺陷。
油棕园的水份源自雨水,而雨水也仅是气候因素里的其中一项,同组里也包括了光照、气温和风这些和雨量相关的因素。固此,园里水源也或受这些因素影响。总而言之,水源確是决定油棕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油棕树缺水并面对压迫感的症状可从树的状况显现出来 (如下列,从轻微至严重循序排列):
1. 不开展的枝叶数量增加了。
2. 未成龄 (premature) 的舊叶子叶边干枯,尤其是新种下的小棕树。
3. 青叶破裂。
4. 果串干枯,导致流产。
5. 树冠倒塌。
6. 油棕树死亡。
参考资料:
1. S. Paramananthan, “Land Selection for Oil Palm”, Oil Palm: Management for Large and Sustainable Yields, Editors Thomas Fairhurst and Rolf Hardter, PPI, PPIC, IPI, 2003.
2. R.H.V. Corley and Hong Theng Khong, ” Irrigation of oil palms in Malaysia “, The Oil Palm In Agriculture in The Eighties, Editors E. Pushparajah and Chew Poh Soon, ISP, 1982.
3. Palat Tittinutchanon, Chayawat Nakharin, Clendon, j H and Corley, R.H.V., ” A Review of 15 Years of Oil Palm Irrigation Research in Southern Thailand “, The Planters, Vol. 84, No. 989, August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