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O Nature Malaysia
Facebook : INO Nature Malaysia
Website : www.inonature.com.my
小记与肥料界朋友离开油棕园丘之后就前往榴莲园。此园地相当大片,榴莲秧苗刚下种3个月,园地也同時兼种香蕉。榴莲秧苗下种時才一尺高,目前大约有一尺半了。香蕉据知采用组培苗下种,但30 – 40%的秧苗已经展现患病的征状,从叶子病征来看,应该是患上了最棘手的 Moko 病。
我们來到時,该管理人正在园里,眼神注视着在山坡处作工的员工。这管理人目前乃帮着一位投资这园地的人士看营这园丘,虽然怀着专业营理榴莲园的经验,但对着此非农业背景的投资者却有说不出的委屈。摆在眼前的情景是要如何处理这些患病的香焦,不是3、5亩,而是颇大面积,而且全部已经种下,30 – 40%出现病状,相信很快就会传开,香蕉秧可能会死是一损失,病害是否会殃及榴莲苗则是另一隐忧。Moko 病可能不会传染给榴莲秧苗,但是病原留在土壤里并不保证不会引起其他病原到來的风险。
香蕉与榴莲苗是投资者买的,他说香蕉乃组培,组培苗有这么快就患上这种病吗?如果是,那么该生产商的作业就有很大的问题,所采用的组培种植材料没有经过严谨的筛选而使用到带菌的组织细胞导致这现象出现。要不就不是组培苗而可能是已带菌的吸芽子株所造成。

PPP Agricare Sdn Bhd
Tel : +6 012 237 6790 & +6 012 720 3301
E-mail :pppagricare@gmail.com
Website: www.pppagrotech.com
另一可能性则来自采用了来历不明的有机肥。菅理人虽然与投资者曾就这项目进行了必要的资本预算,但是算归算,实地进行时却没根据原本计划进行,一切以简节为主,榴莲苗买小棵的,香蕉苗相信也来自低廉市场,而肥料则如刚才已提到,选择来历不明的有机肥。榴莲苗下种后存活率99%以上尚属不错,但香蕉苗就没那么幸运了。有机肥也可能是带菌媒介,真正是肥或是带菌土也不知道。总之,來历不明的肥料用前须加倍小心为宜。
再来就是劳工问题了。此面积请5位劳工,而且每月工资只给RM1,500,上个月一位工人跑掉了,有另2位原本也要跑,好在管理人趁早为他们起了RM250月薪总算让他们留了下来。
‘他们能作几久就不知道了,若他们再跑,我也不干了’。管理人说道。
投资者非农业中人,或许以为有苗有肥就可种植,但是可能不了解苗会带病,劣等肥不但不中用反而最终浪费种植人的时间与金钱。故此,投资榴莲种植须要详细的计划及预算,例如要用什么苗,几高,要兼种什么?苗从那里来?肥料要用那一种,生产商背景清楚吗?水源又如何?资金是否充足?一切详情確定后才开始,然后根据计划严正实行。莫走一走看一步,甚至在预算上东减西缩,否则到头來,再好的管理人也会辞职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