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泥炭地的施肥作业是否能以平常的作法进行呢?这是一项值得探讨的问题。泥炭的厚度若超过3米就称为深泥炭地,属于勉强能采用来种油棕的土壤,好的地库已不多,唯有利用这种土壤來耕种。泥炭地需要高钾施放,还有铜与锌很缺乏,再來就是土壤结构松软,易下沉及作业行动艰难,地下水位高必须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最后是土地改造费用高等等弱点。有鉴于此,其施肥作业相信有别于平常的作法,最好的作法是什么呢?
在砂拉越靠近诗巫有一地带的雨量很高,平均年雨量记录着3500mm。下种首年及刚成龄的油棕被用作试验以探讨何种施肥法最有效用。
不难想像,深泥炭地高浸透力常使到所施的肥料流失高。因此一些农友会采用有保护层的肥料,例如控制缓释肥,另一种作法就是把高水溶性尿素 (urea) 与 MOP (钾肥) 放入有穿孔的袋子然后放两包在每棵树下。
树首年下种的试验
2002年6月,此试验在砂拉越一段深泥炭地进行。4个牌子的缓释肥被测验,还包括一个地面土施化肥及装有尿素与 MOP 的穿洞袋子施肥法,当然也包括一个无采用任何肥的对照组。4个缓释肥各别在下种時施放在种植坑里。装肥的穿洞袋子则在下种一个月后才放在树下而土施法则在下种首年里施放4次。每组的种植坑都有施放500克的磷矿粉,100克铜素,100克锌素同時也施加二次的石灰粉。下种后第6与9个月,评估开始进行。
刚成龄油棕的试验
这试验以5种施肥法在2001年8月进行,包括土施化肥,埋肥法 (每棵树下挖三个洞,然后平均地施下尿素与 MOP),穿洞袋子装尿素与MOP肥施放法及缓释肥施放法。

Behn Meyer AgriCare (M) Sdn. Bhd.
Tel : 03-8026 3333
Fax : 03-8026 3350
Website: www.behnmeyer.com
试验成果
试验成果显示所有下种地段在第6与9个月后没有明显的植物性成长差别。这情况也说明一年一次以穿洞袋子装及一年一次缓释肥施放取得等同一年4轮次的土施化肥法。Manjit 等人 (2000) 同样曾经报导相同的结果。
刚成龄树方面,12个月的初期产量显示穿洞袋子装肥与土施化肥这两种施肥法的效果比其他组别好,这来自树平均生产较重的果串。再说,穿洞袋子装肥可耐至5-6个月还有10%余留仍未释完。
有鉴于此,在高雨量的深泥炭地油棕采用穿洞袋子装肥施肥看来有较佳的效益,袋子里装普通化肥,价格就比缓释肥来得低,虽然缓释肥效果也不错,但相信其价位会较高。这两种施肥法每年进行一次或两次即可,比起平時的土施化肥法就显得能节省施肥次数及劳力。
至于对树的成长方面,穿洞袋子装肥法与土施化肥法取得相同效果,但施放次数较多就把土施法奠后。根系长势显示穿洞袋子装肥组别有较佳的吸肥根数量。
参考资料:
Lim Kim Huan et al.,’Trial on fertilizer protection under high rainfall conditions’, PIPOC 2003, MPOB.
Hextar Fert Sdn. Bhd.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