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2013年的榴莲总种植面积为102,617.44公顷,是连续几年下跌之后回升上来的景像。2004年总种植面积為139,782.88公顷、总产量831,182吨。2017年122,044.16公顷,总产量616,121吨,其中81.67%或503,205吨为出口。榴莲市场及市价的提升促进农友种植的信心,早期如2004年之后到2013年,市价低迷,农友不堪打击而转种橡胶及油棕。这般现象与大马雷同,大马榴莲总种植面积也从2010年的82,420公顷 (产量297,696吨) 降低至2017年的66,104公顷 (产量242,117吨)。虽然如此,两国的种植面积及产量在2017年之后明显增長乃不争的事实,因为市场更大而且市价大好的关系。
泰国榴莲的生产主要來自东部及南部,分別占据了52%及41%。虽然国内有大约200个品种,但是商业化的只有60 – 80个品种,而最常见的商业化品种只有5个,即 Chanee、Kradum Thong、Mon Thong、Kan Yao 及 Phuang Mani,当中又以 Mon Thong (金枕头) 最受欢迎,种植面积达到总面积的83% (2017年)。由此可见,单一品种受落乃泰国方面出现的情况。但在近年來,已有一些农友栽种该国农业局所开发及推出的榴莲交配品种,即2006年推出的 Chanthaburi 1 – 3,2013年推出的 Chanthaburi 4 – 6及2016年推出的 Chanthaburi 7 – 9。如此说来,泰国农业局至今已开发了9个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到底怎样來及品味如何即本文所要陈述的。
整体上,Chanthaburi 1、2、3及5都是较早成熟,而 Chanthaburi 4与6则中期的掉果品种。Chanthaburi1被媒体称为无味道的品种,适合不喜強香味榴莲粉丝的口味,因此可进攻美国、欧洲、日本、韓國及其它特定市场,同时也可代替长期市价不好的 Chanee 品种。这6个品种已被宣传并有5,000棵秧苗已在2008 – 2013年分发给 Chanthaburi 4,000个果农栽种。同样地Chanthaburi 7 – 9 也是商业化品种,会分发给他们种植。
后记
泰国的榴莲种植比大马早了几十年,面积亦更大,而且有72%的国人喜欢吃榴莲尤其 Mon Thong,因此不难理解该国对榴莲有更广泛的研究。在这方面,我国就输个马鼻,毕竟榴莲才在5年前兴起,在农友陶醉于品质优异的猫山王及其它口感甚佳的品种如黑刺、101、竹脚等之下,看來沒有多少人对研发新品种会感兴趣。
诚如泰国当局皆采用当地的品种相互交配而取得新品种,并在测试了这些新交配种的肉质后给于高度的肯定,因此看來大马也应该进行相同的作业以期开发出更终极的极品,例如猫山王 X 黑刺、猫山王 X 竹脚、猫山王 X D24、黑刺 X 101 等等,以便取得新一代超级果王来。
资料来源 :
Dr. Songpol Somsri, Durian In Thailand, A Success Story, Asia – Pacific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