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榴莲,似乎每个人的反应都很极端。
要么厌恶至极,十米开外闻到榴莲味立刻一脸大写的“反感”,要么千里追随,甚至甘愿“打飞的”去大马、去泰国品尝最正宗的榴莲味道。
喜欢的人看到榴莲就会垂涎三尺,厌恶的人恐怕听到榴莲两个字也会退避三舍
可是,即使作为一个榴莲粉丝,你真的懂榴莲么?
带壳榴莲就是新鲜榴莲?开壳、有酒精味就是熟了的象征?
榴莲成熟以后,当日采摘食用的榴莲才是真正新鲜的。而在中国,大部分所谓 “新鲜榴莲” 其实只能称为 “带皮榴莲” 但不一定新鲜,此话何解?
因为与其他水果一样,为了保证运输和上架周期,榴莲采摘时只有六成熟,再经过常温长途运输和催熟,采摘到上市时间根本无法评估。
所以带壳榴莲根本就不是新鲜榴莲,国内买到、吃到的榴莲,也根本不是成熟榴莲真实的味道。
而开壳的榴莲如果不及时吃掉,24小时内就会坏掉,而且一旦开壳,果肉内细菌就会很快滋生。也就是说,你开开心心买回家的熟榴莲,很可能吃了会坏肚子。
至于酒精味,那完全是熟过头的标志,是不能吃的标志。因为榴莲一旦变质,才会逐渐散发出酒精的味道。
但国内水果商家却往往打着 “成熟” 的口号,销售已经开壳或者有酒精味的榴莲。
为什么马来西亚榴莲比泰国榴莲更好吃?
除了产自马来西亚的顶级猫山王榴莲之外,大马榴莲与泰国榴莲差距并不大,甚至说几乎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大马榴莲的品质和声誉比泰国更好呢?
关键就在于大马榴莲基本上都是自然成熟,然后采用 IQF 单体冷冻技术加工,用 – 18°C 冷柜运输到中国,也只有这样才能保留成熟榴莲最真实的口感。
为了保证猫山王纯正的口感和品质声誉,大马政府规定猫山王榴莲只能冷冻出口。
而某些泰国榴莲出口商为了方便图省事、降低成本,都是在榴莲六七成熟采摘,然后运输途中催熟防腐,相比于大马成熟榴莲口感当然差很多。
冷冻榴莲比鲜榴莲更好?
首先,冷冻成熟度高,口感更好。冷冻榴莲都是选取树上自然成熟的榴莲,口感香糯细腻,甜度可达20 – 30,IQF极速冷冻又可以保持成熟榴莲的口感和营养。可以说冷冻榴莲比所谓的“新鲜榴莲”更新鲜!
第二,更加安全,一来市面上已经破裂或者剥开的鲜果榴莲,因为离开了榴莲皮的隔绝保护,果肉的细菌微生物大量繁殖。二来某些不良出口商为了快速出货,赚取利润,在榴莲五成熟时采摘,然后药水催熟……
而且,IQF 零下 45°C 极速冷冻技术,瞬间杀灭/持续抑制微生物,无任何添加条件下,可在 -18°C 保存24个月。所以,这简直就是拯救榴莲爱好者的福音!
百果之王的百亿市场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榴莲臭甜臭甜的味道,加上榴莲价格也更趋于亲民,小众的榴莲已经华丽转身成为了大众情人。
据统计,2015年中国新鲜榴莲全年进口超过50亿元,全年零售额达到75亿元。2016年榴莲行业增长更快,保守估计会有翻倍的增幅。
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全程冷链的发展,以快消品思路经营的高品质冷冻榴莲,其市场容量更是超过150亿元。
比起生鲜榴莲,冷冻榴莲商品化程度更高,市场容量足够大,也更容易创建品牌。就像是农夫山泉推出 17.5° NFC 果汁,也正是看中了农产品 + 快消品的巨大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