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工业化于90年代蓬勃发展,种植棕油生产食油以供应全球也跟着蓬勃起來。我国种植棕油的土地从1990年的250万公顷,增加两倍至现今的585万公顷。目前,约40%的棕油果(FFB)是由小园主收割,他们是在介于5英亩至10英亩种植园内的私人户;截止2017年,全国共有65万名小园主。然而,棕油产品价格于2018年创下三年来新低,导致小园主的收入锐减了50%。
自从价格下跌后,小园主的收入减少了将近50%。而且再也负担不起肥料和杀虫剂。般上,若要良好维持两英亩的种植地,每个月必须能够生产出一至一吨半的棕油果。但由于花费不起施肥,因此例如20英亩的园地也只能取得介于5吨至10吨的棕油。这项事实反映了许多小园主所面对的困境。
拥有 “黄金作物” 之称的棕油,是我国自独立以来的主要农产品,更在垦殖区成立以来,帮助许多国人摆脱贫困的农产品,而且也孕育出世界级的园丘巨头如森那美和 IOI 种植等等。
根据大马棕油局的数据,1990年约有250万公顷的土地用于种植该农作物,而2018年,该数字已增加两倍至585万公顷;此外,我国有40%棕油果是由小园主生产,2018年每公顷土地生产出15.55吨的棕油果。
585万公顷的种植地中,有17%的私人小园主,而61%则是属于如森那美、联土局国际投资控股 (Felda Global Venture Holdings)、IOI 种植等等。联土局下共有11万2000名由政府管理的小园主垦殖民,他们占约12%的种植地,其余的则是州政府 (6%)、橡胶业小园主发展局 (RISDA) 和来自复兴局 (Felcra) 的3%。
棕油是农业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最大贡献者,占据46.6%;该领域于2017年为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8.2%或相等于960亿令吉。虽然为我国经济带来显著的影响,但原棕油价格和收入却反复不定。
根据大马棕油局于1月17日的报告,原棕油平均价格从2017年的每吨2783令吉,下跌至2018年的每吨2322令吉;去年12月时,原棕油价格是每吨1794令吉50仙,创下过去三年以来的新低。
该局指出,棕油果的平均价格于2017年是每吨700令吉至750令吉之间,取决于地区和棕油提炼的等级。然而,棕油果的价格在2018年1月和2017年6月,分别下跌至每吨570令吉和490令吉。在第十四届全国大选,价格则介于480令吉至430令吉之间。2018年12月,价格则跌至介于320令吉至380令吉之间,比起2017年1月,跌幅已经近50%。
价格下跌迫使小园主开始质疑该农产品在我国是否有前景。除了负担不起肥料和杀虫剂之外,也需付每吨60令吉的价格让别人收割油棕果,若再使用肥料就不会有足够的收入了。在雨季,每吨油棕果的收割费甚至提高至80令吉。
原产业部长郭素沁指出,鉴于中国对棕油的需求和使用量持续增加,故马来西亚对中国的棕油出口仍有成长空间。她说,中国对美国大豆油加征25%入口税,导致入口走低,食用油供应随之减少,这为增加大马棕油出口创造机会。
大马对中国的棕油出口由今年1月至8月达到181万吨,与去年同期的165万吨相比,增长9.3%。大马在2017年出口287万吨棕油和棕油衍生物至中国,总值94亿2000万令吉。
另外,大马棕油理事会主席拿督李耀祖指出,大马棕油对中国而言很重要,因为应用广泛。尽管棕油在中国主要是用作工业和家庭的食用油,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还可进一步扩大。这包括糕点糖果如巧克力、烘焙食品,以及化妆品和药物,如果中国决定在未来强制使用生物柴油,那甚至将大大地推广棕油作为生物柴油的用途。
原产业部长郭素沁也指出,通过增加生物柴油混合比率从 B10 至 B20,以及推出 B10 工业柴油使用,将能增加我国原棕油使用量至每年130万公吨。她说,此举将可降低高库存水平 (共323万公吨),并带来更好的原棕油价格。原油价格若每公吨增加100令吉,预料将为我国带来额外20亿令吉收入。我国于今年2月1日,在交通领域推行B10计划,政府也计划在2020年提高生物柴油混合比例从 B10 至 B20。
资料来源 :
<透视大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