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榴莲果早掉的一些见解

榴莲果早掉的一些见解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Hextar Fert Sdn. Bhd.
No. 64, Jalan Bayu Laut 4/KS09, Kota Bayuemas, 41200 Klang,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

Website: www.hextar.com

长于树上的榴莲小果或成果早掉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研究员把这现象和这些落果出现某种生理成长障碍扯上关系。纵然如此,这一现象倒不被认为须要从病理学角度来解释而意味它不是病理问题。换言之,有其他更有关系的因素使到果粒提早掉落报废。

其实,能收成的果量不应以成功授粉花串数量来衡量,因为彼此之间并没有直线性的关系。榴莲树的坐果率若和一些果树比较乃属于偏低的一种。例如试验曾显示,3棵 D8 榴莲树与 D24 雄花粉人工异花交配后,成功维持至成熟阶段的果粒只有5.4%,虽然曾有研究显示人工授粉使到坐果率增加了。这两个迥然不同的见解可能和花串数量及分布形态有关。

榴莲树属于很会结花的植物,而且其花串之美在植物科里亦有相当的地位。然儿一粒成熟榴莲果可重达1 – 3公斤,树体因此无法承担每成功授粉的雌花就一定要成果的本事,虽然树可能看来很健壮。Polprasid (1969) 甚至曾指出花串越多其坐果率越低的现象。

有鉴于此,就算树上的花串授粉率达到高水平,树体内之机能仍会把一些过多的初果流产掉,有时成长至第9个星期时才掉落。这就是榴莲坐果后早掉的原因之一。此外,花串的分布形态亦与坐果早掉有一些关系,这是从采用多效唑 (paclobutrazol) 及硫脲 (thiourea) 使到花串分布更均衡后坐果率在授粉5星期后增加而得到的论点。 

以上一些见解说明榴莲树产果本能有个顶限,并远低于其花量,甚至不超过3%。因此,人工授粉看来没多大意义,因为偏高的授粉率并不能换取到同等的高果量。就这一点,从坐果巴仙率及坐果分布形态甚至化学物采用以促进坐果率及减低掉果率来了解就有一定的意义。在这方面,在6个月大的果柄上采用赤霉素 (gibberellins) 后成功地把掉果率减低了下来。这是从生物化学来处理果早掉问题的作法之一。

另一方面,树长出嫩枝叶也被发现增加了果早掉数量。榴莲树有一种典型之生态,即在开花后之3 – 8星期内会来一轮新枝叶的出现,对保果方面不利。据知,此现象导致树资源 (食物) 流往这些新枝叶造成一些坐果分配不到而易于掉落。因此只要在这时期避免或延后新枝叶的长出即可减少坐果早掉的机率。这见解曾被测试,数种化学及肥料以喷洒于叶面的方式进行后发现2500ppm mepiquat chloride (300g/20 I)、KNO3 和 2500ppm daminozide 及 500g/20 I 低氮叶肥 (0 – 52 – 34) 有效地制止新枝叶的长出。KNO3 (Potassium nitrate) 的采用后,保果率增加了并且维持至果粒成熟阶段,而且果肉更丰厚。多效唑 (paclobutrazol) 也被认为一种能制止新枝叶长出的化学物,但有研究显示它不对坐果率及果粒质量带来效用。虽然如此,这不代表其它相关研究有同样的结论,毕竟多效唑之采用效果相信和地情及采用时段等因素也有关系。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INO Nature Malaysia
Tel : +60 11-6338 1933
Facebook : INO Nature Malaysia

Website : www.inonature.com.my

泰国著名榴莲学者及专家 Salakpetch 博士等人 (1992) 曾对坐果效率方面以4种不同物质及剂量来研究并和对照组比较。这些物质采用后皆使到榴莲收成量增加了,例如 glucose – humid acid采用后,榴莲收成量比没采用地段多了54%。另一方面,低氮叶肥 (0 – 52 – 34) 的采用虽然能抑制新枝叶萌长进而提高榴莲收成量,但此举亦提高畸形果数量而有损卖相及市场价值。多效唑以250ppm及500ppm之剂量采用后皆提高榴莲收成量。Voon 等人 (1992) 曾报导多效唑以1000ppm剂量采用于加尼榴莲 (Chanee) 季节伊始时段之后取得最佳收成量。然儿若用于季节尾 (250ppm),它仅提高了一点收成量,若剂量增加反而降低收成量。

最后值得一提的榴莲之异花授粉生态所引起的结果率及果早掉的问题。榴莲这一生态现象其实引起不少学者进行研究以了解真况。有者甚至认为雄花粉由于处于雌花之下导致自花授粉难以成功而必须借助于外来的雄花粉。此外,雌花开展时,雄花襄仍未裂开导致错过自花交配之黄金时期也成为论点之一。

虽然如此,试验曾证明,同棵树的雄花粉确实能贴于花柱上并成功交配 (受精),但却无法持久,有些授粉后10天就流产,一些如泰国 Gumpun 与 Luang 品种于授粉后的3星期内流产,而 Kob 品种则生产了畸形果。换言之,榴莲这生态对坐果率及果旱掉现象之影响是存在的,但影响程度则有视品种而定,因为各品种之授粉效率并不一样,而且也有少数品种是能成功自花授粉如 D99 即是其一,而 Gumpul 及 Luang 品种则肯定必须异花授粉才行。

 

參考資料 :

Michael J. Brown, Durio – A Bibliographic Review, International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pp. 63 – 68.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TT Fertilisers Sdn Bhd
No 22A-M, Jln 6/6 Pandan Indah Commercial Park,
68000 Ampang Selangor
Tel : 010-2170548

Website : www.tt-fertilisers.com

分享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