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小块片生物质保存养分效率较佳

小块片生物质保存养分效率较佳

  • Post category:文章 / 油棕

油棕种植相信是众多农作物之中翻种作业最规律化的作物,因为树龄过了25年后,其生产力已下降很多,而且树长得高使到采果作业更加困难。在这些因素下,翻种乃唯一的作法。尤其当今种植材料素质已更加先进,可在下种两年后就开始产果,翻种期之无收入状况因此明显缩短,加上这些种植材料有良好之初期产势,使到翻种广受种植人接受。

在翻种时,老树被推倒及切成长约70cm及宽约10cm的小块片并排列于树行之间,宽度约3 – 4米,让它在12 – 18个月内完全腐化。这是随着政府禁止公开焚烧作业后所台出的作法,其背后的意义包括了老树内的养分可循环入土及增加土壤有机质等等诸多好处。

较新的另一作法就是在翻种现场把树茎搅碎成纤维状然后把它洒于地面上。在养分重新循环入土方面,这两种作法的效益有什么分别呢?还有,天然铺盖植物 (也即是野草) 及豆科铺盖植物在这方面的协同效益又有什么差别呢?


经过相关试验后,成果显示,搅碎后铺于地面的老树纤维腐化的速度比小块片来得快,而且 Mucuna bracteata 这类豆科铺盖植物在加速生物质腐化的效果比天然铺盖植物效果来很好,因为前者提供较佳及较平稳的湿度环境而提高生物质腐化率,而且它蓬勃的根系亦有碎化生物质的能力。有鉴于此,这些生物质的腐化率可因不同的铺盖作物及厚度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小块片与纤维虽然都是生物质,但是由于体积不同,养分含量也因此各异,例如小块片之其他养份含量皆比纤维高,除了钾,这使到不同的生物质处理法对原地土壤养分性质产生不同结果。


尽管如此,这两种生物质内的氮含量其实在地面上的初期时是随着时间而增加直到32个星期后才下降。这点或与我们的常理相佐,原因就来自土壤微生物之固氮行为而起,也可能因为生物质中的氮被封固而释放不出来。同样情况也发生于磷含量方面,即先升至到24 – 28个星期后才下降。从这点来看,那么在翻种初期所种下的大秧苗可能不会从这方面得到氮及磷元素的供应而必须以施肥来补给,否则或会面对这两种养分不足的现象。

小块片内的氮与磷含量比纤维状之生物质来得高,即使在天然或豆科辅盖作物下皆如此,这意味着小块片保养氮及磷能力比纤维状好而使到它的可用期较长,浸出流失率也较低,尤其在雨季,因此对初期小树有一定的益处。

不管是小块片或者纤维状生物质,一旦由 Mucuna bracteata 这类豆科植物铺盖后,其氮含量就提高,相信由根瘤固氮菌将空气中氮转换成了天然氮肥所致。就份量而言,小块片之氮含量甚至比纤维状生物质高了大约一倍。然而,磷含量方面就没有这样的趋势。小块片内的钾含量其实比其他元素高,占了总含量之73%,只是由于它乃水溶性而易从生物质中浸出流失。镁元素之保存力即使有铺盖作物的保护下也不佳,尤其降雨使它更易流失。


结语

小块片内的养分含量尤其是氮皆比纤维状生物质来得高。虽然纤维状生物质在 Mucuna bracteata 豆科植物铺盖下的腐化率比小块片来得快,但无形中亦提高了流失率,尤其钾及镁。小树也因为根系仍未发达而无法从这大量释出的养分中受惠。有鉴于此,小块片内养分因为有较长的释放期可让小树慢慢吸收而成为较佳的材料。

让养分逐步地循环入土以提高未成龄油棕摄取之效进而促进成长乃重要的作法,其意义就包括养分的保养以免流失,这就有助于节省肥料开销,对庞大面积之翻种地是一个不小的成本节约法。这可从较具体的数据来看出,即一公顷148棵23年树龄油棕内的养分含量中,氮元素有642公斤、磷58公斤、钾1,384公斤及镁156公斤。这些养分循环入土后将提高地肥力,肥料用量自然可撙节不少。

资料来源:

Nga S.K and Lee C.T., “A Study on The Mineralization Process of Two Sizes of Oil Palm Trunk Biomass Under Two Types of Ground Vegetation”, PIPOC 2007,MPOB,第657 – 6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