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O Nature Malaysia
Facebook : INO Nature Malaysia
Website : www.inonature.com.my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反映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衡量土壤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的能力。
肥力也是土壤各种基本性质的综合表现,也是土壤作为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物质基础。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前者指在五大成土因素,即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影响下形成的肥力,主要存在于未开垦的自然土壤,而后者指长期在人为的耕作、施肥、灌溉和其他各种农耕活动影响下表现出的肥力,主要存在于耕作土壤。
在当前的环境当中,想要找到一个未开垦的自然土壤的农耕地来种植,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世界人口不断地增加,农耕地也不断地被开发,用来生产粮食以养活人类。
因此,现在的农耕地主要都靠着人为的肥力来维持产量,然而在不断的耕作之下,如果农友没有谨慎照料其农耕作,那么这将使他们的农耕地很快地”疲劳”。
土壤”疲劳”症
所谓的农耕地”疲劳”就是指一些农耕地已经过份开发,再加上农民着重于化学肥的”肥力”,认为化学肥可以让作物生产出更多的产量而在农耕地大量使用这些化学肥,进而导致了土地出现了”疲劳”的现象。
一旦农耕地出现”疲劳”现象,则会对园主造成种植成本增加的困扰,因为”疲劳”的土地意味着泥土内已经没有了微生物或是微量元素,这土地根本就是一个硬化的土地,无法再制造出任何的养分元素,这使得园主必须一味地施放化学肥来获取产量。
这是恶性循环的作业方式,并不适合用在有效应的园丘方面。所以,种植户想要提升园丘的产量,就得让土地获得充份休养以及恢复活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作业方式。
农业在马来西亚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所以农耕活动在我国是非常活跃的,而了解马来西亚农耕地情况的人士会知道,国内有许多农耕地已经受破坏,而想要修复这些土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必须根据专业的程序按部就班地抢救这些种植地。
恢复土壤有益微生物,抢救逐渐硬化的农地之三步骤
根据市场人士表示,要让已经没有微生物生存的地段恢复生机,可以通过三个步骤进行,即培植原生良菌,改良土壤菌群、以生物有机肥,改造土壤以及了解地形,利用地形。
所谓培植原生良菌,改良土壤菌象,便是以生物科技将园丘内的本地良菌大量繁殖,再放回土壤,平衡及改善土壤菌象,创造最佳微生物链。
至于生物有机肥,改造土壤方面,则必须根据土壤的特质来区分处理。
此外,了解园丘的地形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了解地形之后,种植户便可以利用地形和创造地形。
由于水源是树木的生命,所以在开辟园丘时,园主必须管好水源,缺水的地形则设法让它存水,而积水的地形则疏通,泛滥的地形则建堤。
当然,这三个步骤只是恢复农耕地肥力的其中一个方法,也有一些农友是采取轮作方式来提升农业产量。所谓轮作方式,便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
其实,中国人很早懂得轮作的好处,根据记载,中国早在西汉时就实行休闲轮作。北魏《齐民要术》中有”谷田必须发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故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等记载,已指出了作物轮作的必要性,并记述了当时的轮作顺序。
通过轮作照料土壤及控制土壤的疾病
轮作除可以照料到土壤之外,农友们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控制土壤的疾病,作物的许多病害如烟草的黑胫病、蚕豆根腐病、甜菜褐斑病、西瓜蔓割病等都通过土壤侵染。
如将感病的寄主作物与非寄主作物实行轮作,便可消灭或减少这种病菌在土壤中的数量,减轻病害。对为害作物根部的线虫,轮种不感虫的作物后,可使其在土壤中的虫卵减少,减轻危害。
合理的轮作也是综合防除杂草的重要途径,因不同作物栽培过程中所运用的不同农业措施,对田间杂草有不同的抑制和防除作用。
总的来说,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防止肥力衰退与土壤治理相结合,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基本原则。
具体措施包括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和合理施用化肥,以便不仅有利于当季作物的高产,而且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与提高。
对于某些低产土壤,例如酸性土壤、碱土和盐土,则要借助化学改良剂和灌溉等手段进行改良,消除障碍因素,以提高肥力水平。
此外,还要进行合理的耕作和轮作,以调节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防止某些养分亏缺和水气失调;防止土壤受重金属、农药以及其他污染物的污染;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林、牧布局,促进生物物质的循环和再利用、防止水土流失、风蚀、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等各种退化现象的发生,保护森林、草原,维护生态平衡等。
文 :本刊特约
INO Nature Malaysia
Facebook : INO Nature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