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风吹谷,春风吹不生的方案

风吹谷,春风吹不生的方案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INO Nature Malaysia
Tel : +60 11-6338 1933
Facebook : INO Nature Malaysia

Website : www.inonature.com.my

以直接播种的水稻常面对风吹谷的威胁。风吹谷属于杂种稻株,它的稻米有未熟就掉 (早掉) 及大量掉落的性质,而且稻米外层呈红色,必须额外加工去掉这外皮,不仅增加成本,有时也因此而造成米粒破碎,成为价格差的下等米。有鉴于此,它被当成有害的野草类。

水稻幼秧萌长时期面对这种同时长出的野稻竞争对它的成长及收成将产生负面影响,尤其竞争期长达水稻成长期的3份一至2份一的期限。要降低风吹谷对水稻成长的影响就有必要了解这类影响的敏感时期而加以管制以达到克制的效果。换言之,在水稻成长的敏感时期适时管制风吹谷的竞争,将有助于减低风吹谷对稻农所带来的产量损失。

由直播种法产生

到目前,我国水稻种植仍以直接播种作法为主,而风吹谷成为了这作业的首要威胁。风吹谷能同时甚至比稻秧更快地萌长,并为稻株带来养分、水份、光照及空间的恶性竞争。

有鉴于它在疏于管制下可导致50%至最严重入侵率之100%稻米损失,使它成为许多种稻国家欲加以应对的首号野草。MARDI Seberang Prai 曾于2004 – 2005年之间进行这方面的试验研实以便更有效地降低它的危害率。2004/2005主季节试验及2005外季节试验成果显示,播种后12-16天至53-60天这段时间避免风吹谷的竞争将确保稻米产量损失不超过5%。如果任由风吹谷长至播种后22天,那么稻米收成损失将达10%。


这般情况显示,风吹谷的竞争影响了稻株的成长及之后的产量。间接上也意味着风吹谷的出现使到稻株的养分、水份和光照摄取率被分化了,造成可能的养分不足及光合作用效率较低而导致产量下降。风吹谷数量的增加将使到稻田许多空间被占据了,而且它那掉落满地的风吹稻谷将春风吹又生而增加日后控制所需付出的精力、时间及金钱。


风吹谷问题各国皆有

其实,风吹谷是亚洲、美洲、非洲及欧洲稻农所面对的首要威胁之一。根据资料,欧洲40 – 75%的稻田曾被它入侵。其实,不少非属于 Oryza sativa 种的稻株被归纳为野草类,原因就在于它们所生产的稻米品质远低于 oryza sativa 同时拥有风吹谷的弱性,因此不符经济效益而被视为野草类。在东南亚,风吹谷于80年代随直播种稻法引应而生。马来西亚风吹谷于1988年首次出现于雪兰莪州稻田,直到1993年,共700公顷稻田被风吹谷入侵了。大约同个时候,国内其它的稻田都有风吹谷的痕迹,令稻农及当局纷求解决方案。

论源头,直播稻种下种的作法被认为是导致风吹谷丛生的主因。专家指出,Oryza 种类共有10组的基因组合如 AA、BB,CC,BBCC,CCDD,EE,FF,GG、JJHH 和 JJKK,只有相同基因组的稻株能成功交配并因此而产出风吹谷。换言之,这类野草就是杂交而形成的产物,当中也包括稻株自然突变而后经过杂交长成的变种稻株。例如,80年代尾,我国稻田就曾有野稻 (Oryza rufipogon) 的出现,当它和 Oryza sativa 稻株交配后,自然就产生风吹谷这类野稻种了。但这只是推论的说法。

风吹谷的成长也被认为是上季稻种掉落于泥土里并随这季下种的稻种一起生长上来。这些掉落的稻种许多是品质差及带有劣性的稻株,成长后就成为风吹谷了。这种稻株的形态,在同一地段可能就有好几种,如美洲22棵野稻株中就发现19种不同的形态,而在大马的 Muda 稻田,则发现有8个不同形态的风吹谷,展现于叶子颜色、稻米颜色及长度、穗的长度及紧凑性等方面的不一。由此而言,风吹谷乃因各稻种杂乱的交配而形成的说法并非无的放矢。这情况在稻田更因昆虫种类多而加剧交配率并产出更多种类的风吹谷野稻。

稻种受污染使情况难控

稻种面对风吹谷稻米污染已使到控制方面更加复杂。在马来西亚的一项研究显示,有执照的稻种商所供应作为直播下种稻种中已发现每平方米就长出了1 – 3枝野稻穗。在越南,野稻种的污染情况显著。风吹谷野稻的传播力很强,每公斤稻种中只要含有2粒野稻谷,种了3季过后,野稻谷之量将增加至100公斤/公顷。

解决风吹谷方案

1.  耕种前促进野稻生长及杀灭

要根除或最低程度降低风吹谷的威胁必须减低土壤里的野稻种子。这些野种子都是野稻成长期间的掉落种子。把这些野种消灭显然是最重要的作法之一。在稻米收成后,将稻草及残株均匀地割除并烧毁可消除掉表层土的野种子。如此作法之后未死的野种将继续地生长上来而可采用杀草剂将它杀灭。通过3次的翻土耕地至7.5cm深可促使土里的野稻种子生长出来并以杀草杀除之。经过这作业之后,野稻种的数量将大大地减少了但也仍未达到杜绝的程度。

2.  采用不受野稻污染的种子

这点必须从种子生产稻田下手,原因在于风吹谷稻谷未脱壳前和一般稻谷大致相同而难以分辨,仅当脱壳后才能从其表皮色的不同而知晓。MARDI曾作过的调查显示,发现10位有执照的直播种稻田所供应的谷种皆受到野谷种的污染。这说明了直播种法已非安全的谷种供应来源而应采用插秧法进行以代替直播法。

倘若直播法仍是必须用来供应谷种,那么严谨的控制野稻种子包括人工下田以人手割除野稻穗免得野谷掉落地面是免不了的作法。在越南,资料显示仅有1.5% (1997) 的稻农采用来自有执照的谷种供应商的谷种来下种,同时当局亦没有加以管制而使到风吹谷问题明显化,但事过多年相信此现象已有改善。毕竟,忽视风吹谷情况将使野稻越长越多而成为野稻田了。

3.  采用早成熟稻种

MARDI Bertam 曾在野稻破坏率高的稻田进行过试验,即采用IR64这种比野稻更早成熟的稻种而取到不错的稻谷收成。当IR64成熟收割时,野稻也仅在开花阶段因此一同割除而杜绝野谷种落地生根的机率。但是,这作法也难免在收成中掺杂一些早形成的未成熟野谷而降低稻米品质。


4.  以水位来控制野稻的生长

在水位5-10cm深的稻田下种发芽稻种,可抑制风吹谷稻的生长,也可抑制其它杂草生长及防止有害动物如老鼠对小株的破坏。研究显示这作法的稻谷收成从6.36吨/公顷 (第二季/1999) 提升至6.7吨/公顷 (第一季/2000) 而且野稻的生长量同时也从30%下降至10%。在另一研究显示这作法减少了70 – 76%的野稻种子掉落泥土。这个在水中播种稻种的作法有二,第一就是5 – 10cm深的水位从下种前就一直保持到收成数星期前将它引出为止,第二就是下种前将水导入田里让田土饱水后将水引出。田土饱水3 – 5天之后,水再慢慢地引入田里。

这种以水位抑制野草包括风吹谷稻的生长产生正面的效益,但稻田泥土必须在下种前的土壤准备时犁平且该处的灌溉水也须充足及干净。不平的稻田将使到过高的水位造成稻秧无法长上来,若水位太低之处野株将长出来。混浊的水同样也会抑制稻秧的萌长。若和湿地播种法比较,在水中播种法就较优异,因为湿地播种仍然无法有效地控制野稻在之后的种期大量生长上来的局面。

 

5.  采用秧苗播洒法

在中国,一种较新式的种稻法,称为秧苗播洒法 (seedling broadcast) 被研发出并被认为能有效控制野稻生长。1995年时这方法用于98,000公顷的稻田,到了2000年时已用于6.7百万公顷的稻田即说明它的效用及受到欢迎的程度,包括这方面带来其他效益的效应,如节省劳力、降低上下季种稻的时间及更高的收成进而增加稻农的收入。

这一种法就是将培育10 – 15cm高的稻秧播洒在5 – 10cm水位高的稻田。水位能避免野稻及野草长上来,而播种稻秧也将节省稻谷播种的用量。MARDI Seberang Prai 在2005年时曾在野稻严重浸入之稻田试用了这方法而证明它抑制野稻株的成效率并不逊于以水位及人手插秧的方式。

6.  稻田养鸭

长期维持着5 – 10cm水位的稻田一旦有金蜗牛的出现将成为这种有害生物快速生长及繁殖的温床。蜗牛将破坏稻秧。在这种情况将鸭群放入稻田将产生效果,鸭子会吃掉蜗牛和野稻种子及野幼秧,降低祸害率。

此方式曾在 Seberang Prai 一段严重受到野稻入侵稻田试验,即把30天大的350只小鸭放进一公顷大刚犁稻田长达2星期,鸭群之后于移种3星期大的稻秧的3天前暂时引出。这稻田是以 18cm x 21cm 的距离由插秧机下种。15天之后,这些鸭群再放回稻田里活动。在收成前的两里期,鸭群再被引出来。经过统计,发现到这稻田的野稻已从未放鸭前的97穗/平方米 (2005季外) 下降至2004/05首季之3穗/平方米,而且稻米产量也提升了101%!另一类式试验以3只鸭子/25平方米之密度下放入5 – 10cm深的水稻田,成果显示鸭子清除野稻的效率和人工除野稻效率相差不远。

7.  采用 Clearfield 系统

以 MR 220CL1 或 MR 220CL2 作为稻种下种可以有效地控制野稻的生长。这两稻种乃以美国之 IMI-TR No.1770 这种能拮抗imidazolinone杀草剂和本地之MR 220 交配而成的交配种。当下种新稻种7天后喷洒 imidazolinone 杀草剂就克制了野稻的生长却不伤害到这两新稻种。这一种以化学农药来控制野稻的作法相信是首创,因为这之前并没有任何应对野稻的点喷农药,也即是说,Clearfield 推出之前,并没有一种只杀野稻而不伤害正常稻株的杀草剂,因为这两种植物有相同的类性,其生理性也一样。Clearfield 系统于2003年起由 MARDi 及 BASF 共同研发并于2008年进行了大面积的评估并展现良好效果。Clearfield系统的使用期必须根据建议行事以避免野稻对有关杀草剂产生抗体。

  

8.  其它控制法

其它控制风吹谷威胁的作法有人工插秧并已证明两季之后的野稻成长量明显地减少。另一方面,将稻株一排排整齐种下以方便人工除野稻而能降低它的生长率。人工除野稻的作法虽然必须付出较高的人力及增加成本但它不失为良好的控制法之一。野稻株可从稻穗及稻谷形态和正常的稻株分辨出来。尤其如MR84稻种和野稻株差别更明显,可于下种20 – 30天后的阶段进行人工清除。这方法曾在适耕庄稻田见效。

但要在稻田里寻找野稻也费时费力尤其如 MR 219 稻种形态和野稻相当相似而不易辨认。般上,下种后75天下割野稻穗为受到使用的作法。在越南,人工去除野稻是对抗风吹谷威胁的普遍作法。

除此之外,加强谷种的纯度及杜绝它受到野种谷的污染,而且稻农必须采用经过严谨控制的稻种来下种。轮作也是一种有效管控风吹谷稻的作法,例如灾区的稻米收成后轮作玉米、黄豆或绿豆作物被发现有效地降低下季的野稻生长率。以插秧机将准备好的稻秧下种于田间亦是重要及有效控制风吹谷的作法。这种法的其它好处也不少,包括虫病害更易管理及带来更高的收成。

資料來源  :

1. M. Azmi et al., “Critical Period for Weedy Rice Control in Direct- Seeded Ric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and Food Science, Vol. 35, No. 2, Dec 2007,第333-339页。

2. Azmi M ans S.M.R. Karim, Weedy Rice-Biology, Ecology and Management” MARDI 2010.

3. Sistem Pengeluaran Clearfield untuk Mengawal Padi Angin, eds Azmi Man et al., MARDI 2012.

- - 广告 - - 了解更多,请点击


FGV Agri Services Sdn Bhd
Level 9 West, Wisma FGV, Jalan Raja Laut, 5035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 : +603-2789 0082
Fax : +603-2789 0111
E-mail : fassbmarketing@fgvholdings.com

分享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