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xtar Fert Sdn. Bhd.
Tel: +603 3003 3333 Fax: +603 3003 3336
Website: www.hextar.com
长期耕作的土地,其地肥力将下跌,原因在于农作物长期摄取了土壤里的养分、风化过程及降雨所造成的表层土壤及养分流失,而且土质亦退化所产生的综合性负面影响。这情况发生后就导致施肥效益降低,施肥成本增加及达不到预期的作物产量。
就以大马油棕种植而言,一些园丘甚至在同一片土地已翻种了3或4次的油棕,各种土质等问题开始浮现上来。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恶化及影响产量,那么就有必要对施肥方式及其他影响产量的因素进行检讨。同时,亦可乘势导入较新的土壤管理作业来改善大马土壤一般上所面对的酸性、原地肥力较低、高雨量所造成的高侵出率 (leaching) 及较高的磷素封固等造成产量下跌的问题。
这项研究试验是以提高原种植面积油棕产量为基础,因为现有的种植面积已相当庞大,反而能够使用的新种植地已有限,使到提升原种植地产量的作法更为实际及可行性较高。这研究试验其实是探讨肥料应如何配合使用包括用量才能产生最佳的增产效益。此外也同时探讨施肥作法对肥料相互作用效应的影响及它的经济启示。
其实早在80年代,这类研究试验已进行得相当充足,除了探讨各种养分元素配合的效益外,也同时探讨各土质、油棕树龄、气候及其他方面的各种养分相互作用,以进一步的了解强化油棕种植所需要的相关条件。
研究试验方法
这试验中所采用的各种养分、施肥法及土质方面的搭配可说非常多样化,总共16个试验是于1983 – 1991年之间在9个园丘分为3 – 6年树及6 – 18年树,且涉及11种不同的种植土质上进行。在每个试验中,共有6个试验项目,如下列:
1.采用两种无机肥料,即硫酸铵 (ammonium sulphate) 及氯化钾 (MOP) 各3种用量(0公斤,4.5公斤及9.0公斤/棵/年)。
2.采用两种生物质肥料 (原文称之为有机肥料,其实是指供循环的空果串),以两种用量来试验,即0及37.5吨/公顷/年。
3.排放叶堆,不管是堆放或是分散放置于园里。
4.采用两种施肥次数,即每年3次及6次。
5.在树的草圆围外圈施肥。
6.在园里广布施肥。
从这6个项目中的各种分叉搭配下,总试验组共达144个,分成25个双向 (两种元素搭配) 及14个三向 (3种元素搭配) 的试验。所有的试验组的产量数据收集最少5年,但只利用最后3年的产量来计算,首两年产量则当作树产量调整期。除此之外,各种比较作业也交叉地进行。
研究试验结果
25个双向相互作用试验的结果共分为9个组别来定论,如下列:
1. 两种养分相互作用组别:氮 (N) 与钾 (K) 共同使用,各4.5公斤/棵/年,使到产量增加
了4%。
2. 养分施放相互作用组别:氮 (N) 以4.5公斤/棵/年广布施放于叶堆、树行间及草圆围所取得的产量比仅圈施于草圆围外高了5% (于 Durian 系列土壤)。
3. 养分与铺盖物相互作用组别:这组别取得最明显相互作用所带来的增产效益,共计12个。以4.5公斤/棵/年之氮 (N) 或4.5公斤/棵/年之钾 (K) 施放于铺盖油棕树下的空果串 (3.5吨/公顷/年),产量增幅介于653%。
4. 养分施放轮次组别:在依靠降雨的情况下,4.5公斤/棵/年之钾 (K) 分为6轮次来施放,产量比以3轮次的施放法增加了4 – 6% (Rengam 及 Durian 系列土壤)。
5. 养分与叶堆排法相互作用组别:将4.5公斤/棵/年的钾 (K) 施放于散布的叶堆,其所产生的产量比施放在 Serdang 系列土壤的叶堆高了10%。
6. 施肥次数与叶堆排法相互作用组别:把肥料以一年6轮次施放在散布的叶堆,其产量比每年3轮次肥料施于叶堆高了2%。
7. 施肥法与铺盖物相互作用组别:在每公顷地施放37.5吨/年空果串的情况下,那么将肥料广布施放所带来的产量比将肥料圈施于草圆围外高了5 – 8%。
8. 施肥法与叶堆排法相互作用组别:将肥料广布施放所产生的产量比在草圆围外圈施法高了2 – 7%,但必须施放于散布的叶堆而不是积在一起的叶堆。
9. 铺盖物与叶堆排放法相互作用组别:在园里铺盖37.5吨/公顷/年的空果串,再加上散布排放叶堆,而不是将叶堆积放在一起,产量增加了15 – 16%。
另一方面,14个三向相互作用试验的结果共分为8个组别来定论,如下列:
1. 养分与养分及施放轮次相互作用组别:在 Seremban 系列土壤,以4.5公斤氮 (N) 及4.5公斤/公顷/年钾 (K) 每年施放6轮次,产量比每年施放3轮次作法高了5%。
2. 养分与养分及施放法相互作用组别:在 Durian 系列土壤上,以4.5公斤氮 (N) 及4.5公斤/公顷/年钾 (K) 广布施放,所取得的产量比圈施于草圆围外作法高了5%。
3. 养分与养分及叶堆排放法相互作用组别:在 Durian 及 Rengam 系列土壤上,把肥料散布施放在散布的叶堆处,产量增加了3%。
4. 养分与施放轮次及施放法相互作用组别:在 Tavy、Serdang 及 Prang 系列土壤上,每年6轮次广布施放4.5公斤/棵/年氮 (N) 或4.5公斤/棵/年钾(K),其产量比在草圆围外圈施肥料作法高了8%。
5.养分与施肥轮次及叶堆排放法相互作用组别在Malacca、Harimau及Serdang系列土壤上,每年施放6轮次的4.5公斤氮 (N) 或4.5公斤钾 (K) /公顷/年使到产量比只施放3轮次作法高了9%,但必须施放于散布的叶堆而不是积在一起的叶堆。
6. 养分与施肥法及放置铺盖物相互作用组别:在 Tavy 系列土壤园里铺盖了37.5吨/公顷/年的情况下,于草圆围外圈施4.5公斤/棵/年的钾 (K),产量比广布施肥法高了8%。
7. 养分与施放法及叶堆排放法相互作用组别:在 Durian 系列土壤上,以4.5公斤/棵/年的钾 (K) 广布施放在散布叶堆,产量比仅在草圆围外施放高了3%。
8. 施肥法与铺盖物置放及叶堆排放法相互作用组别:在已铺盖了37.5吨/公顷/年空果串的园里,把肥料广布施放在散布的叶堆,其产量比在草圆围外施肥作法高了9%。
结语
从以上各项试验结果显示,油棕产量可因为采用了搭配方式而提升高达53%。它产生了协同作用而造就更佳的产量及为业者带来更佳的收益。更重要的是,这产量的增加是来自现有种植面积而不是开拓新种植区。此外,结果亦显示氮 (N) 与钾 (K) 作为油棕需求量高的养分合用起来产生了效益,进而提升了产量,增幅介于3 – 5%是可实现的数目,作法包括每年将它合用6轮次及广布施放于散布的叶堆即可。
这些无机肥料和叶堆综合起来亦产生不少的正面效果,尤其长期耕作下的园地土质严重退化而叶堆作为生物质及有机肥料来源不只提供有机质改善土壤,同时也缓释有机养分而降低养分浸出流失率而且而易于被作物摄取及利用。除了这些,空果串铺盖园地再加上适当的施肥法显然也是提升原面积油棕产量的作法。这些都是该项多样化试验结果所给于油棕种植人的重要启示。
資料來源:
Chan, K W; Lim, K C and Ahmad, A, “Intensification of Oil Palm Cropping through Interactions Between Inorganic and Organic Fertilizers”, Proceedings of the 1993
PORIM International Palm Oil Congress, PORIM, 第329-341页。
Chan Hock Seng (M) Sdn Bhd
Tel : 06-556 1086, 012-964 4932
016-663 6198 / 012-3232 055 (Office)
E-mail : chssb@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