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ple Farm Sdn Bhd
E-mail : mrbanana@simple-farm.com
Website: www.mrbanana.com.my
传统的香蕉种植是采用香蕉树的吸芽 (sword suckers) 作为第二代及之后的种植材料。这作法就无法阻挡病毒包括镰刀菌的传染。早在60年代,台湾所种的 Cavendish 香蕉出现了镰刀病并开始传播开来使它成为该领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有鉴于此,组培香蕉引应而生。它通过采用无菌害的香蕉植株细胞组织来培育组培香蕉苗。香蕉镰刀病可说是驱使组培苗生产的最大动力。在这方面,分身组织培养技术 (meristem culture technique) 被引用以生产无病毒的苗。这是1983年的事。自此之后,这培育作业快速地传遍世界各角落以便大量地生产出健康无病害的香蕉苗。台湾一向来拥有数千公顷的香蕉种植地,香蕉农民也多,有关当局对这果类的研究的深度及宽度都很高而且先进。
侦察香蕉病毒
病毒可隐藏在香蕉组织里,成为病害传播的方式之一。这就使到组培苗也不一定可避免病害,除非所采用的细胞组织已完全地把病毒杀灭了。病毒可通过组培过程而传播是一项事实。要保障这方面的安全,那么病毒索引科技 (virus indexing technology) 的采用是必要的。
目前,所知的香蕉病原体有 ABMV、BBMV、BBTV。CMV 及 BSV。这些都会造成香蕉损失。要生产出健全无病害的组培苗,那么该地区的相关病毒种类必须被确定以便采用适当的方法来侦断。数种常用的病毒侦察方法即症状视察、采用电子显微镜、采用显示树及血清和核酸杂交法。现代的血清侦断法有时因为太专于某种病毒的侦察而对血清多元化病毒的侦断结果可能反而失准
大量推出组培香蕉
台湾自1983年开始生产香蕉组培苗后就大量将它推出市场,直至1998年已共推出2千6百万棵给该国农民使用,并以 Giant Cavendish、Tai – Chiao No.1 及 Tai – Chiao No.2 品种资源为主。Tai – Chiao No.1 是源自 Giant Cavendish 体细胞无性系材料并拥有抵抗第4类镰刀菌的能力,它于1991年推介给种植人以便可以继续在病灾区耕种。Tai – Chiao No.2 则是半矮品种并于1992年推出市场。以组培技术来生产香蕉苗为农民带来两个好处,第一可取得无病害的秧苗,第二是能加快新品种秧苗的量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组培的4步骤是培育伊始 (culture initiation)、芽增殖 (bud multiplication)、植株再生 (plantlet regeneration) 及置于苗场增加适应度。这方面的普通作法是必须采用无病毒的香蕉吸芽,若吸芽是从园里采取,那么就必须先进行病毒扫描作业以确保它无病毒。若要生产大量的组培苗,那么这种病毒索引工作就繁重了。这难题可通过设立组培材料库存加以解决。
组培材料必须彻底无病毒
吸芽必须从健壮及产量良好的植株处采取,并且都必须进行数次的病毒索引作业以确保材料完全无病毒。当一切必须过程都完成后,长出的小将移至苗场以提高它下种在园丘的适应度。这苗场必须作足防备系统以杜绝任何昆虫及生物的进入,同时也必须严注卫生以避免任何病毒的侵入。小秧也必须多加留意以便侦察可能产生的病害出现症兆。还有,小秧也以抽样方式再进行病毒索引工作。
园里组培苗仍有再染病机率
组培香蕉经过多关控制作为确定它是没病毒在身的秧苗。但是这并不代表秧苗不会再受到病毒侵袭。有明显的证据显示,组培香蕉其实比吸芽成长上来的香蕉更易染上 CMV 病毒。有关研究数据显示从16,087棵 Giant Cavendish 组培香蕉发现2.9%染上 CMV 但1,660棵吸芽香蕉却零患率。Tai – Chia oNo.1 共3,072棵组培蕉其中有12%患上但吸芽蕉5,564棵中仅0.2%的患率。在 Tai – Chiao No.2 方面,吸芽香蕉乃零患率但组培蕉则有0.2%的患病率。在一些下种组培香蕉的园丘,患上 CMV 病毒率甚至高达65%。
INO Nature Malaysia
Facebook : INO Nature Malaysia
Website : www.inonature.com.my
CMV 病毒在这些香蕉园爆发的原因是和野草管理不当或邻园种着豆类、黄瓜或辣椒有关,因为这些作物也是这病毒的寄生植物。这是组培香蕉的弱势之一。再来就是,下种后的初期组培香蕉,对杀草剂的敏感度比吸芽香蕉高,易受它伤害,尤其用量过多时。此外成龄组培香蕉有”浮根”现象使到树带给人一种易倒的感觉。
改进措施
虽然它呈现出一些弱点,但这类种植材料和吸芽香蕉相比却拥有更多的优点,例如它易于培育、运输方便、在园里的存活力高、降低叶病控制成本50%、长势均匀使到易于控制花期及收成同时产量更佳,香蕉品质也更好。虽然优点良多,其弱点也必须改善,以下几个建议将有助于这些方面的改进:
● 解决树的浮根现象可采取10 – 15cm深的种植坑来种秧苗。
● 为了避免轻龄树受到杀草剂的损伤,可采用塑质铺盖片作为保护层。这类铺盖片也同时保养土壤湿度进而促进香蕉树的成长。
● 施肥作业有助于促进树长得健壮及增强抗病力。组培香蕉施肥作业可根据一般商业种植作法进行,只是第一次施下时间应在下种后约10天就进行,比吸芽香蕉之下种后1个月才作早了些。如果种植地属于沙地及带酸性,那么每公顷施放2公斤的硼肥 (borax) 及施放石灰粉解酸将有助于避免因硼及钙缺乏所造成的心腐病。
● 由于一些作物如豆类、黄瓜、辣椒及番茄的害虫也喜爱寄生于香蕉树,尤其是蚜虫,因此香蕉作物不应和它们为邻。蚜虫也隐藏在野草里并会进驻香蕉树,而它也因此而将 CMV 传染过去。有鉴于此,野草管理好将能减少蚜虫数量并降低 CMV 传染的几率。在 CMV 灾区种香蕉应采用吸芽,因为它的抗病毒力较佳,唯吸芽也必须是健全及没病害症兆为必要条件。
● 在一些有病害威胁的园丘,应选择体积较大的组培苗下种而不应下种太小棵的秧苗。从温室的研究已显示,体积较大的秧苗,例如50cm树高,它被BSV病毒感染率只有25%,而树高仅30cm的秧苗则面临50%的感染率。
● 病毒甚至虫害率有周期性的活动率,因此香蕉下种时间应避开患率最强的时段。在台湾,大多数的组培香蕉都在3 – 5月这期间下种,并在隔年同时段采收。从3年田间调查显示,CMV 患率一向来在3月份最高(8.0%),在4月则中等(3.3%)及在5月最低(1.9%)。为了安全起见,农民被建议4月中过后才开始下种。
● 蚜虫对许多作物带来危害包括香蕉树,因为它成为病毒传染的媒介体。将种植地铺上一片反光的铺盖片已证明能有效地驱除蚜虫。台湾香蕉研究所已证明反光铺盖片的使用把 CMV 患率从控制组(没采用组)的52%降到11.2%。这类铺盖片在香蕉未下种前就铺上,也同时可以控制野草的生长。
● 趁早侦察出植株患病症状并在病树喷洒煤油以先杀死蚜虫然后喷洒杀草剂把病树消灭是控制田间病毒的最基本作法。
编者注:由于原文乃技术性文章,本文的陈述若有落差之处一切以原文原意为准。
資料來源:
Shin – Chuan Hwang and Hong – Ji Su, Production of Virus – free Banana Plantlets in Taiwan, Department of Plant Path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2011.